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徐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徐老师始终相信教育是一场以爱为底色的双向奔赴。在日常教学中,她坚持以“和学生和平共处、对后进者耐心相伴、与家长携手同行”为准则,在三尺讲台上收获着平凡而温暖的感动。
与学生:做朋友,共成长
在教学工作中,徐老师从不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置,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相处。课堂上,她会用趣味故事导入知识点,把枯燥的拼音卡片变成“小零食”;让语文课文里的角色“走“到现实中;让学生在笑声中主动学习。课后,她会蹲下来和孩子们聊动画片、分享小秘密,当学生之间有矛盾时,她会引导他们说出想法,而不是直接批评。
记得有个孩子上课爱走神,她没有当众指责,而是私下和他约定“课堂小目标”:只要认真听15分钟,就可以当老师的“小助手”。慢慢地,这个孩子不仅专注力提高了,还主动帮同学整理课桌,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这种“朋友式”的相处,让课堂充满快乐,也让她和学生的心贴得更近。
与“后进”生:有耐心,静等待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种子,发芽的时间有早有晚。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徐老师坚持”不催促、不比较,多鼓励、多陪伴”。班里有个语文基础薄弱的孩子,一开始连简单的拼音字母都不会读不会写,每次下课后,她都会把孩子喊到身边再次辅导一遍,每学会一个知识点就会奖励一颗小星星。一个月后,这个孩子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声音不大,但还算准确。当她拿着贴满星星的集星册说“老师,我也能学好语文"时,徐老师知道,耐心的等待终会迎来花开。
与家长:常沟通,同发力
徐老师深知,家校同心才能让教育更有力量。她从不把家长当成“问题的传达者”,而是当成“教育的合伙人”,用及时、真诚的沟通,让家长放心、安心。她会定期在班级群分享学生的课堂瞬间--可能是一张认真听讲的照片,也可能是一段举手发言的小视频;遇到学生出现作业拖沓、上课走神等问题,她会第一时间私信家长,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一起分析问题原因,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有位家长曾说:“每次和徐老师沟通,都感觉很踏实,她不是在'告状”,而是真的在帮我们想办法教孩子。”
从教多年,徐老师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位家长。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用爱与耐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也让每一个孩子在她的守护下,快乐成长,向阳而生。(石洋洋)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