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吕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教十余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工作,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她扎根于教学一线,用勤奋踏实、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在平凡的讲台上,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她以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这份育人的初心与使命。
扎根课堂 精研教学
陶行知说:“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个教师最好的状态就是不断地向下扎根,持续地向上生长。她常向同教研组的老师学习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多听、多总结、多反思”中举一反三,努力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备而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及时反思,根据班级情况不断调整、修正,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
她秉持“生活处处是语文”的理念,教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习作本盛满雨后校园的乐、帮妈妈择菜的暖和小伙伴的欢,将课堂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习变得鲜活而充满生机。她更懂良好习惯是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发展的基石。从工整的书写到专注的听讲,从有效的预习复习到有条理的学习整理,她都一丝不苟地示范、引导和督促。每日一练字、一阅读、一积累,为孩子们的未来扎下坚实的根基。
春风化雨 以爱育人
在她心里,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被珍视。她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温暖着每一颗童心。当班里孩子脾气急躁、常与同学争执时,她没有简单批评,而是专门组织班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友好相处”,耐心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有效沟通、彼此包容,将冲突转化为理解他人、融入集体的成长机会;面对沉迷网络游戏、精神不振的孩子,她不厌其烦,一次次走进孩子的家门,与家长促膝长谈,共同商量办法,制定“远离屏幕”的小计划,寻找更有趣的替代活动;对于特殊孩子,她给予的是“慢慢来”的包容,去发现、打开她的另一扇窗,多给予她鼓励肯定,放大她的闪光点。她坚信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绽放的时节。
爱是教育的前提。无论孩子成绩优劣,她一律一视同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在班级里都享有的同等的权利,坚决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无论是学习还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她都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每次举行活动时,她都会拍照或录视频留念,为孩子们留下珍贵的童年记忆。
凝心聚力 共助成长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吕老师明白,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离不开家长默默的支持与陪伴,在教育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她会通过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促使家校形成合力,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更有力量,在人生航道上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
每次家访前,她总会提前梳理学生在校的点滴进步与成长困惑。叩开学生家门时,她既不急于说教,也不局限于成绩单上的数字,而是像老友相聚般与家长围坐畅谈。从孩子书桌前摆放的课外书,聊到周末的兴趣活动;从课堂上的一次精彩发言,谈到生活中某个暖心的小细节。她总能捕捉到学生成长路上的闪光点,用生动的描述让家长看到孩子在校园里的鲜活模样,让家校成为坚实的教育同盟。
一路成长,一路花开,一路幸福。她把“求真”种进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懂得热爱生活;用“爱心”呵护童心,让每个生命都敢发光;以“耐心”陪孩子慢慢长,让班级成了孕育温暖的土壤。讲台虽小,却承载着她最深沉的爱与期盼——愿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成长为正直、善良、有担当、懂生活、会发现美、能感受爱的“真人”。(刘泽鲲)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