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顺应国家“十五五”规划数字中国建设,落实河南省“两高四着力”要求,信阳市积极探索创新,建成并应用全新的电子交易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交易档案管理从“人控”到“智控”的跨越,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创新流程再造,实现归档全程自动化
针对传统人工归档环节多、效率低、标准不一等问题,电子交易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设置电子档案刻录规则,能够自动抓取项目全流程电子文件及评标音视频资料,通过机械臂实现光盘的自动抓取、刻录、移送与盘面打印,形成完整的“一标一档”。这一流程完全自动化,不仅将工作人员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更确保了每一份交易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与生成效率,为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奠定了坚实基础,是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业务流程、助力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实践。
二、破解跨域难题,提升协同治理效能
针对远程异地评标中副场音视频资料归档难、协同效率低的堵点,系统展现出强大延伸服务能力。当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副场设于外地市时,系统可自动跨域抓取副场评委桌面流程信息,保存音视频数据,与主场资料同步打包刻录,实现了“主副场同步归档”。自系统启用以来,已服务远程异地评标项目813场次,极大地减轻了副场合作单位的工作负担,简化了跨区域协作流程,使远程异地评标不仅在空间上打破了界限,更在档案管理层面实现了无缝融合与高效协同,有力保障了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的规范性与档案的即时性、统一性,为推广更广泛的专家资源共享和跨区域合作扫清了障碍。
三、强化数据服务,支撑高效能治理
电子交易档案的价值不仅在于安全存储,更在于高效应用,服务于监管、审计、调查等各项治理活动。系统建立的完整、规范、可溯的电子档案链,为事中事后监管、矛盾纠纷化解、廉政风险防控提供了权威依据。截至目前,已高效配合纪委监委、公安等相关部门调阅档案20余次,涉及项目标段68个,显著提升了监督执纪、案件查办和政策研究的效率,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增强了交易活动的公信力,以高效能的交易治理助力信阳市社会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望未来,信阳市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目标,不断深化电子交易档案应用,挖掘数据价值,以更智能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规范的管理,为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在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精彩答卷。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