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户籍窗口是公安机关连接群众最直接的 “纽带”。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最贴心的守护;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却写满为民解忧的真诚。近日,息县公安局曹黄林派出所的户籍窗口,三天内接连收到两面鲜红的锦旗 ——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段关于 “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的温暖故事。
第一面锦旗:一句“您别急”,解她“身份”烦忧
“民警同志,这个户口我用了十几年,现在要注销,后面那么多证件可怎么办啊?”面对双重户口的问题,舒女士显得焦虑而无助。原来,她的原始户籍在江西省,早年远嫁至河南息县,因当时网络技术不发达、迁移流程繁琐,便在曹黄林乡重新登记了户籍信息。近日,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她存在双重户口情况,为帮助张女士解决双重户口带来的不便,遂联系她办理注销。然而,随之而来的银行卡、社保、驾照等一系列信息的变更,如同一团乱麻,让她望而生畏。

“您别急,我们慢慢来。”户籍民警肖慧玲暖心安慰。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她清晰地为舒女士列出了需变更证件的手续及对应办理窗口,主动开具相关证明,并全程引导协助,帮助她顺利完成了户口的跨省迁移。本以为漫长又繁琐的过程,在民警专业而温暖的“导航”下,变得清晰顺畅。
“真没想到这么顺利,您替我考虑的,比我自己想的都周到,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10月14日,舒女士专程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道:“高效规范办实事,热情贴心为人民”。这面锦旗,不仅是一份感谢,更是对户籍民警“心系群众、为民解忧”担当精神的真诚赞颂。
第二面锦旗:一场“加速跑”,护航学子高考路
第一面锦旗的暖意还未散去,曹黄林派出所户籍窗口又迎来了一位 “急茬” 群众 —— 张先生。他手里攥着户口本和出生证明,额头直冒冷汗:“警察同志,求你们帮帮忙!我儿子马上要高考报名,可户口本上的年龄比出生证明小了一个月,学校说必须改过来!”
更改户籍年龄,按常规流程需要审核材料、实地核查,审批周期至少 30 个工作日。可高考报名不等人,多耽误一天,孩子的升学计划就多一分风险。肖慧玲听完,当即表态:“高考是孩子的人生大事,咱们特事特办!”
她立刻分工:一边指导张先生准备出生医学证明、疫苗接种记录等佐证材料,一边联系社区辅警付怀文尽快采集相关信息;付怀文二话不说,牺牲休息时间,带着孩子赶到县局完善人像采集、信息核对等手续,为不耽误孩子在外地的学业,整个过程争分夺秒——孩子当天往返,课业一刻未停。

材料收齐后,肖慧玲第一时间上传系统,并向县局户政部门汇报情况。县局户政部门得知后,立刻联系市局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这笔 “高考急件” 开通 “绿色通道”。
从派出所到县局再到市局,各个环节无缝衔接、一路绿灯。原本需要一个月的审批流程,在多方助力下,仅用了 3 天就全部完成。为了让张先生少跑一趟,派出所还主动将新户口本和证明材料邮寄到他家中。
几天后,一面从外地寄来的锦旗送达户籍室,留言写道:“真心为民,热心服务”。这面跨越山海的锦旗,承载着一个家庭最真挚的谢意。
两面锦旗,一颗初心
一面锦旗,一份认可;两面锦旗,一种坚守。曹黄林派出所户籍窗口的故事,不是个例,而是息县公安户籍系统践行 “人民公安为人民” 承诺的缩影。(金宏辉 谢凌燕)
责任编辑:刘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