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这儿住得舒心,有人陪着说话,吃得也合口味,逢年过节还有热闹活动,真是享了福喽!”10月16日,息县临河乡柿树园村敬老院的谢勇军老人,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满是笑意。如今该敬老院,像谢勇军这样安享晚年的老人还有30位,他们的幸福生活,正是临河乡乘着乡村全面振兴东风,依托文明村镇创建基础,探索农村养老新路径的生动写照。
作为息县首家“公建民营”敬老院,柿树园村敬老院的蜕变,始于临河乡
硬件跟上了,专业服务也得跟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接下运营担子后,把贴心服务落到了实处。老人们的膳食讲究营养搭配,每天的文体活动不重样,有需要的老人还能享受到专业康复护理,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人们心里暖暖的。更难得的是,村里的互助文化和“公建民营”模式特别合拍。村民志愿者常来陪老人聊天、帮着打理生活,把邻里亲情送到老人身边;乡里定期搞的“爱心传递・企业助力”活动,更是让社会暖流不断汇聚,企业家捐来的物资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也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关爱。
这份温暖,还离不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滋养。柿树园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当成重要阵地,把“孝善敬老”深深融入乡风文明建设里。这些年,“孝善饺子宴”办了一场又一场,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热闹得像一家人;“老年课堂”里,老人们学知识、长本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亲情连线”帮老人和在外子女视频通话,解了思念之苦。志愿者还定期上门给老人理发、打扫卫生、做体检,“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在村里越来越浓。
与此同时,村“两委”还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把“厚养薄葬”“孝老爱亲”写进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简化红白事流程,把更多精力和资源用在关心在世老人身上。现在,尊重老人、关爱老人已经成了柿树园村的新风尚,也为敬老院运营营造了好环境。
如今的临河乡,正靠着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慈善机构和医疗资源的联动,织起一张有温度的养老保障网。每月一次的企业家捐赠,成了爱心和需求的桥梁;乡卫生院定期上门义诊,守护着老人们的健康;村民们踊跃参与志愿服务,让乡村温情处处流淌。
在柿树园村这个文明村镇里,敬老院不仅是老人们的安乐窝,更成了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道暖人风景。现代养老服务和乡土文明气息完美融合,正绘就着农村养老的美好新图景。(何红 李梅 张莹莹)
责任编辑:秦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