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小杨,真是不知道咋谢你……这钱要是没了,我这几晚都睡不着觉啊!”10月10日,在河南农商银行信阳立交桥分理处的大厅里,头发花白的张奶奶紧紧攥着失而复得的一万元现金,激动地对柜员杨英连声道谢。
当日下午,银行业务繁忙而有序。张奶奶前来办理取款业务,或许是心中惦念着家中急事,或许是年事已高有些匆忙,她在柜员杨英办完手续后,只将递出的零钱仔细收好,却浑然不觉地将一叠厚厚的、整整一万元的百元大钞,遗落在了柜台凹槽之内。
张奶奶离去后,柜员杨英在整理台面时,那抹鲜艳的红色瞬间映入眼帘。“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杨英事后回忆,“一万元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对一位老人而言。”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刻意识到这定是刚才那位张奶奶遗落的。时间就是关键,每过一分钟,失主的焦虑就可能增加一分。他迅速行动,凭借清晰的业务记忆和系统记录,很快查询到了张奶奶开户时预留的紧急联系方式。
电话接通后,杨英用温和而清晰的语气说明了情况。电话那头,先是短暂的沉默,随即传来了家属又惊又喜、连声道谢的声音。果然,张奶奶到家后才发现巨额现金遗失,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全家人都笼罩在失落与焦虑的阴云中。这通电话,宛如一道阳光,驱散了所有不安。
半小时后,张奶奶急匆匆地赶回了银行。杨英早已将万元现金妥善保管,只待物归原主。经过确认后,他将这笔钱完整无缺地交到老人手中。张奶奶激动得热泪盈眶,双手微微发颤,一遍遍地说道:“我这老糊涂了,多亏了你啊,小杨!你这小伙子心真好!”
面对老人质朴而浓烈的谢意,柜员杨英显得有些腼腆,他轻声回应道:“奶奶,您别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的钱,我们肯定要帮您看好。以后取完钱,一定清点清楚再走,不着急啊。” 这简单朴实的话语,背后蕴含的却是沉甸甸的职业操守与人性良善。
短短半小时内的“完璧归赵”,看似只是一个日常工作中的小插曲,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光辉。杨英用他的专业、迅捷与真诚,守护的不仅仅是一笔钱财,更是一个家庭的安稳与心安。他的行为,是“拾金不昧”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最贴近百姓生活的金融窗口的生动实践。
一面是老人的粗心与焦虑,一面是柜员的细心与担当。这场半小时内完成的爱心接力,不仅是为老人找回了物质上的损失,更是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安宁。在平凡的服务窗口,杨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