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金秋十月,正是秋收农忙、物资流转的关键时节,也是邻里间因农事、财物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的高发期。为守护辖区和谐稳定,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顺利进行,息县公安局主动靠前,以“耐心听诉求、用心解难题、真心护民生” 为准则,用 “情理法” 融合的调解方式,成功化解多起纠纷,让警民连心桥在秋日里愈发坚固。
果树归属起争执,民警释法促和解
“这树是我家种的,凭啥他说卖就卖!” 近日,路口乡前赵楼村村民孙某与张某因六棵老果树的归属权问题,吵得面红耳赤,双方各执一词称 “果树为自家所种”,多次私下协商无果,矛盾眼看就要激化。
路口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强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为厘清争议核心,民警先是实地查看果树生长位置,发现果树恰好位于两家农田的土梗处,又走访得知果树种植时间久远,具体“谁是最初种植人” 已无从考证。进一步沟通才知,是孙某想将果树出售,张某坚决反对,双方由此爆发争执。
民警没有简单“各打五十大板”,而是从《民法典》规定入手,用通俗的语言向两人解释法律法规。一旁的村干部也适时补充,用“远亲不如近邻” 的老话劝和,还提出 “六棵果树一人三棵” 的折中建议。
听了民警的释法和村干部的劝说,孙某与张某渐渐平复了情绪,意识到邻里和睦比“争果树” 更重要。最终,两人放下分歧,当场达成协议,握手言和,一场纠纷就此化解。
半亩水稻被误收 量清边界化误会
“他就是故意的!明知道这是我的地,还把稻子收走!” 近日,陈棚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辖区内两户村民因收割界限问题发生冲突,情绪都十分激动。
民警火速抵达现场,经了解,村民欧某与卢某的农田相邻,但由于边界标识年久模糊,卢某收割水稻时不慎越界,将欧某半亩地的水稻收走。欧某发现后认为卢某是“故意占地收稻”,怒气冲冲找其理论,两人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甚至差点动手。
“先别激动,秋收耽误不得,咱们先把事儿说清楚!” 民警首先安抚好双方情绪,耐心倾听各自诉求,随后提出 “到田间实地核对” 的方案。带着欧某和卢某来到农田后,民警拿出皮尺,沿着地块历史边界痕迹仔细丈量,一点点明确了两家的土地范围,也证实了卢某确实是 “误收” 而非 “故意”。
紧接着,民警从“邻里和睦” 与 “秋收时效” 的角度劝导双方:“秋收就这么几天,耽误了收稻子,损失的是自家利益;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误会伤了和气,不值得。” 一番话让两人都冷静了下来,卢某主动提出赔偿欧某的水稻损失,欧某也为自己刚才的冲动行为致歉。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各自忙着继续秋收,田间又恢复了忙碌有序的景象。
陈棚派出所还借此提醒辖区村民:秋收期间遇到土地边界、作物收割等纠纷,一定要理性沟通,切勿冲动行事,若协商无果,可及时联系警方或村委会帮助解决。
快递错拿起争吵,民警“牵线”促互换
“我的快递被别人拿走了,他还不负责!”10 月 12 日下午,关店派出所接到辖区快递驿站人员报警,称一名群众因 “拿错包裹” 与自己发生争吵,场面一度混乱,请求民警帮助。
民警立即赶到快递驿站,经询问很快厘清了事情原委:原来,快递人员因工作疏忽,错将他人的快递交给了村民陈某;陈某到家拆开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包裹,赶紧回到驿站要求更换,却得知自己的快递已被另一名群众代某领走。一来二去,陈某认为是快递人员的失误导致自己“收不到包裹、拿错包裹”,情绪愈发激动,与快递人员吵了起来。
“别着急,包裹肯定能找到,咱们一起解决。” 民警一边安抚陈某和快递人员的情绪,一边通过驿站的取件记录和联系方式,很快联系上了误领陈某快递的代某。电话中,民警向代某说明情况,耐心劝说其将错领的快递送回驿站。
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陈某与代某顺利完成了快递互换,快递人员也当场向两人诚恳致歉,承认了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一场因“快递错拿” 引发的纠纷,在民警的及时介入下成功化解。
农机遗泥阻晒稻,情理调解化纠纷
“这条路是大家走的,他把泥巴弄得到处都是,我还怎么晒稻子!”10 月11 日中午,杨店乡村民时某与汤某,因 “道路” 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杨店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
经了解,时某计划在自家门口的水泥路上晾晒刚收割的水稻,村民汤某驾驶收割机途经该路段,不慎在路面遗留了大量泥巴—— 这些泥巴不仅弄脏了路面,还阻碍了时某的晾晒,两人由此发生争执。
考虑到秋收时节农户时间紧张,且若不及时化解矛盾,很可能引发更大冲突,民警首先安抚双方情绪,让两人坐下来“好好说话”,逐一倾听他们的诉求:时某担心泥巴影响晒稻,耽误秋收;汤某则觉得 “农机作业难免有遗留,不是故意的”。
随后,民警从“邻里互助”的角度展开调解:一方面向汤某说明,农机作业后清理路面是 “保障公共通行、尊重邻里权益” 的责任,不能因 “一时疏忽” 给他人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劝导时某,理解农机收割的 “时效性” 和 “特殊性”,双方各退一步,才能更快解决问题。
在民警“情理兼顾” 的劝说下,汤某当场向时某致歉,并承诺立即组织人员清理路面泥巴,确保不影响大家晾晒水稻和其他村民通行;时某也表示愿意同意。最终,两人握手言和,一场因农事引发的纠纷成功化解。
下一步,息县公安将持续聚焦“民生小事”,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 “看得见、摸得着” 的服务,为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让平安底色在秋日里更加鲜明。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