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梦路上,微光成聚。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有温度的引路人。信阳市第十三小学李娜老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全
以“专”为光,让目标有方向
三尺讲台是李老师专业精神的闪耀舞台。她以深耕学科素养为根基,将语文教学视作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向书本问道——从《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学会“蹲下身子看孩子”,在于永正《教育魅力》里领悟人格感染的力量,更借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构建“润泽课堂”。书卷微光不仅照亮她的教学实践,更点燃学生求知的星火。向教研深耕——语文教研活动中拓宽“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野,语文课堂细节研磨精准优化每个环节。她提炼出高效教学“三字诀”:“实”抓课堂秩序、“巧”增思维密度、“精”琢文本训练点,让核心素养落地有声。
以“梦”为光,让理想有行动
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旅程,李老师以职业信仰为灯塔,化身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她是课堂的“梦想建筑师”:晨读时穿行课桌间,指尖轻点学生摊开的课本,为默写全对的孩子贴上“星星”奖章,在工整的作业本上盖下鲜红的“小红花”印;课间十分钟化身“纠纷调解员”,当两个孩子因争抢课外书争执时,她巧用“角色互换”游戏化解矛盾; 深夜台灯下勾勒明日课堂蓝图,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孩子们听;她是心灵的“梦想导航员”:用春风化雨的倾听将委屈“调成静音”当留守女孩因想念父母躲在楼梯角啜泣时,耐心疏导并和孩子妈妈约定定期沟通。把迷茫“调成希望”频道:发现男孩因作文屡次低分自我否定,她精选其周记中“踢球时云朵像棉花糖”的灵动句,制成班级“金句”首条,点燃写作热情;她用仪式感守护成长微光。引导每个孩子寻找专属“能量密码”,将自信种子悄悄埋进心田。
以“爱”为光,让教育有温度
李老师坚信:教育的温度源于对生命的珍视。她以爱为帆,护航每一段成长。爱在细节处生根:一个橘子化作“智慧果”和同学们玩起游戏编写日记,小小鸡蛋变身“神蛋”引导孩子们观察体验,瓜果蔬菜成为“开心果”,小朋友个个“葱”明伶“梨”,探索餐桌上的知识。带孩子们去娄畈感受采摘的快乐,走进烈士家慰问家属……点滴巧思让关爱触手可及。爱在尊重中绽放:践行“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拒斥言语伤害,以“勤奋品质”为标尺,告诉学生:“滴水穿石的坚持,终将抵达梦想终点。”爱在家校间流淌:视家长为育人伙伴,电话家访常态化,用商量取代指责,以“如百合淡然绽放,似幽兰静静飘香”的姿态,共筑成长同盟。
十七载春秋,李老师以专业厚度支撑教育温度,以梦想信仰点燃行动力量,以仁爱之心滋养生命成长。她的教育故事,写在学生被擦亮的眼眸里,藏在家长信任的笑容中,更镌刻在那方用爱与专守护的三尺讲台上——那里,每一粒梦想的种子,都在温暖的土壤里拔节而生。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