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潘丽娜,中小学二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曾荣获羊山新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执教的优质课也多次获得区级表彰。漫漫执教路上,她始终怀揣着教育热忱,秉持“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勤勉耕耘每一寸土地,用爱心浇灌每一棵幼苗,用智慧播撒每一缕阳光。
以爱为基,
在低年级教学中,她始终将"爱"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坚信"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面对刚踏入校园的孩童,她以温暖的陪伴化解分离焦虑,用趣味化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适应课堂节奏。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她为每个孩子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习惯养成目标:从握笔姿势的矫正到课堂发言的鼓励,从课间整理书包到排队礼让的引导,让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她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为胆怯的孩子创造单独展示的机会,给好动的学生分配管理图书的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被肯定中建立自信,为漫长的求学路
教研赋能,搭建全面发展“成长台”
进入中年级,她聚焦教学教研与学生兴趣的深度融合,以专业素养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舞台。作为语文教师,她深耕课堂改革,将"最近发展区"理论融入阅读与写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层作业设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她坚信"教育应让每个孩子绽放独特光芒",积极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组织民间故事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演绎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征文竞赛,用发表习作的方式激发创作热情;策划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田野间,将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体验。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让他们在多元尝试中发现自身潜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沟通护航,点亮心灵成长“引路灯”
面对即将步入青春期的高年级学生,她将教育重心转向心理健康与家校协同,以细致的沟通守护学生的心灵成长。她深知,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关键期,基于"关注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她坚持每周开展班会交流活动,耐心倾听学生关于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惑,用共情与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认知。为了打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她定期走访每个家庭,与家长深入沟通学生的成长变化,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为学业受挫的孩子调整目标,为性格内向的学生创造社交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理解与支持中克服成长的阵痛。她常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份对心灵成长的关注,让她成为学生毕业路上最温暖的引路灯。
九载教坛耕耘,她始终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尊重每个学生的成长节奏,在不同学段用不同的教育智慧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从习惯养成到全面发展,从知识传授到心灵护航,她用热爱与专业,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沃土上,培育出一朵又一朵绚丽的成长之花。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