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陆迪雅:让文字在生活里发芽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8-06 11:58:3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陆迪雅,中小学二级教师,羊山外语小学优秀班主任,所带中队获羊山新区“少先队先进中队”荣誉称号,所带中队获羊山新区“红领巾二星章”荣誉称号。

      陆老师已在小学语文教坛耕耘六年,从一年级的拼音田字格到六年级的作文批注,她始终用灵动的方式,让语文与生活相融,成为学生心中“会让文字说话”的引路人。

      扎根日常,注重细节

      陆老师讲古诗词,从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把诗句种进生活场景里。讲“草色遥看近却无”她会让孩子们观察远处的草地,再让他们走近了蹲下身看,却只见零星草芽从土里钻出来,稀稀拉拉的,反倒看不清那片连贯的绿色了。如此孩子们对诗句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陆老师教作文,从不用提纲束缚思维,只强调“写你摸过的、闻过的、心里咯噔一下的”。她常说“把自己藏进细节里”。有学生写奶奶做的面条只说“好吃”,陆老师根据孩子描述的生活场景,边说边修改:“你摸摸碗边烫不烫?奶奶是不是总说‘吹吹再吃’,头发垂下来扫到你手背了吗?”后来那篇作文里多了句“奶奶的头发白了三根,扫在我手上,像她在悄悄牵住我的手”。

      以生活为源,用共情搭桥

      陆老师的课堂从不说教,而是像“生活翻译官”——把课本里的文字转化成学生熟悉的日常。讲抽象的修辞,她会指着窗外的绿叶说:“比喻就像给句子‘穿花衣’,你看叶子落在地上,说‘像给大地铺了层金毯子’,就比‘叶子黄了’好听多啦。”她的语言自带温度,从不用“必须记住”“一定要会”这样的命令,而是用“咱们试试看”“你这么想很有意思”鼓励学生试错。这种松弛感,让学生不怕犯错,反而更敢表达。

      让语文成为“观察世界的透镜”

      在陆老师看来,语文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理解生活的工具。她从不把“学语文”和“过日子”分开,总引导学生:“课本里的道理,藏在你们每天吃的饭、走的路里。”上课的时候,窗外的风景正好,她会停下讲课,让学生们去看,教室里响起低低的赞叹。那片光,比课本里的文字更先一步住进孩子们心里。她的教学逻辑里,“感知”永远先于“知识”——让学生先爱上观察生活,再自然学会用文字表达,就像先让种子接触阳光雨露,再慢慢长出枝叶。

      六年教途里,陆老师用生活的土壤滋养文字,让语文从课本里“走出来”,变成学生能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温度。正如她在毕业赠言里写的:“你们一年级写的‘我爱吃苹果’,比现在任何一篇作文都珍贵。”(贾海燕)

    责任编辑:石洋洋

    下一篇: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王梦媛:经验为帆 风格为桨 关爱为舵
    上一篇: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杜萌萌: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