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以赛促学 以赛促创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3-27 15:32:2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将学生创新能力与科技素养培养作为核心任务,积极参加《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性竞赛活动名单》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为家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科技人才

      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学生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出色的创新思维和不懈的努力,分别荣获全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大赛三个一等奖,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二等奖,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一等奖与二等奖,蓝桥杯全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和学校扎实开展科技教育教学息息相关,下面介绍相关做法如下:

      创新推出“2+1”机器人课程模式 全面激发学生潜能

      学校总结创新推出“2+1”机器人课程模式,全面激发学生潜能。“2”代表课程的双重融合:一是将机器人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理解科技的应用价值;二是推动机器人课程与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1”代表模块化教学:通过分解优化课程内容,采用“总-分-总”的教学逻辑,帮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知识,显著提升学习效率。这一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技素养,更强化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日常生活融合:为了让学生能直观理解知识,学校将机器人课程内容融和日常生活。例如设置智能门禁锁、智能夜灯、超声波距离探测仪等项目。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编程、传感器应用等基础知识,将抽象理论具象化,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其他学科融合:机器人课程深度融合STEAM教育理念,将科学、艺术和数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机械臂操作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几何原理,更将其应用于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深入理解几何形状与空间关系对机械臂运动轨迹的影响。同时,课程还与科学、计算机、艺术等学科紧密联动:如科学课堂中的力学原理帮助学生优化机器人结构设计;计算机课堂中的编程算法为机器人注入“智慧”;艺术课堂则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将美学融入机器人外观设计。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通过实践项目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助力全面发展。

      (三)优化分解课程模块:机器人教学采用“总-分-总”的模块化设计:帮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知识。课程伊始,学生先了解机器人整体结构及核心部件的功能,建立全局认知;随后深入学习灰度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单个模块的原理与应用,夯实基础;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完成机器人巡线等综合任务。这种“整体-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学习门槛,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显著提升了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科学选拔 打造高效团队

      (一)选拔流程优化:学校采用“趣味测试+实践挑战+创意展示”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通过趣味问答和简单任务,考察学生对机器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第二阶段限时完成机器人搭建与编程任务,检验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第三阶段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简单材料设计创意机器人并演示功能,展现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流程层层递进,兼顾趣味性与挑战性,旨在选拔出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潜力的科技竞赛人才

      (二)团队协作模式:在确定队员后,立即进行了分组,并根据每位同学的特长分配了相应的职责。擅长创意的同学负责构思机器人有趣且实用的功能;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专注于机器人的组装;而编程能力突出的同学则负责编写程序,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指令运行。这种分工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优势,使团队协作更加高效。

      学校社团赋能精细化辅导 助力学生发挥

      为确保学生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学校利用社团课和课余时间组织集训,并结合心理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竞技状态和能力。

      1. 任务拆分学习:化繁为简,步步为营 。

      将复杂的赛项任务拆分为小而明确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设定清晰的目标和完成标准。通过定期检查任务进展,动态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生稳步提升。

      2. 算法分层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以路径规划算法为例,从简单的直线规划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地图中的转弯、路口识别等高级任务;避障算法则从基础障碍检测升级到多障碍智能避障,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核心技能。

      3. 操作精细打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将机器人操作优化细分为速度控制、精度调整、动作连贯性等小任务,通过反复练习和调整,逐步提升机器人性能,确保比赛中的稳定发挥。

      4. 规则深度剖析:吃透规则,精准发力。

      按比赛环节、评分细则和特殊规定等模块,深入解读赛项规则,帮助学生明确得分点,避免失误,最大化比赛表现。

      5. 模拟赛实战演练:以赛代练,查漏补缺。

      每周安排1-2次模拟赛,细化比赛场景,涵盖场地布置、任务类型及突发状况应对等内容。赛后进行复盘总结,针对性改进薄弱环节。

      6. 心理辅导跟进:调整心态,从容应战。

      学校邀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应对压力,在比赛中保持冷静与专注,展现最佳状态。

      通过系统化的赛前辅导,致力于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比赛中突破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为学校未来的竞赛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深度融合了STEAM教育理念和项目式学习(PBL)方法,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实践能力培养,契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学校将继续探索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模式,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助力实现教育强与科技强的战略目标。(刘泽鲲)

    责任编辑:熊文琦

    下一篇:信阳市公安局浉河分局:盘活优势资源 提升警务质效
    上一篇:光山农商银行:赋能农业增产 助推农户增收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