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春风至,华光如梦;教研日,万象更新。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为提升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学生习作质量,2025年3月25日上午,息县第九小学语文教研组如期举行了本学期第六周语文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陈志争副校长带来了一场题为《开发写作学习元素,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精彩讲座,讲座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写作学习元素的定义;二是开发写作学习元素的策略;三是写作学习元素在教学中的运用;四是教学评一体化的习作教学建构。陈副校长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写作教学指导。
一、写作学习元素的定义
讲座伊始,陈志争副校长指出,写作学习元素是指向完成写作任务主要困难的能力要素,是写作者能够在特定任务情境中选择写作内容,运用写作方法的核心写作知识。它对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记叙文写作中,人物的细节描写、情节的合理设置等都是重要的写作学习元素。
二、开发写作学习元素的策略
接着,陈志争副校长分享了开发写作学习元素的策略。一是诊断学生写作困难,从学生的写作中发现问题。二是自上而下课标分解,从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学段目标逐级分解出写作学习元素。三是从教材和优秀教学案例中提取知识。同时,陈副校长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以四年级第四单元的课文《猫》《母鸡》《白鹅》和“我的动物朋友”作文题目为例,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主体部分围绕中心的层递式结构、具体事例、抓住动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以及拟人化描写来生动地突出动物可爱的写作方法,并强调也要关注不同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不同,开发的写作学习元素也应有所侧重。
三、写作学习元素在教学中的运用
此外,陈志争副校长结合了具体事例讲述了写作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仍然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例,提出要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写作的需求,激发写作兴趣。然后提供一个写作构思图表,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去介绍动物,同时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一体化的习作教学建构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学评一体化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陈志争副校长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写作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组织、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强调,写作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能够切实引导学生的写作实践。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全面、客观、公正,既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成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具体,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第二节课,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观看了南京一堂以《这儿真美》为主题的习作专题课例。整堂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写作。从最初对美景的感性欣赏,到掌握方法后的理性表达,再到借助AI进行创意提升,学生们一步步攻克写作难关,对这儿真美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诠释。
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陈志争副校长的讲座,并认真观看了专题课例视频,边听边记边思考。
王林校长、刘杰副校长、尹怀庆副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此次讲座,如同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写作教学的前行之路。通过聆听讲座,观看专题课例,我们对开发写作学习元素,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为今后的写作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相信在九小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新路径,让学生在写作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刘学友 孙岩岩)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