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为深入
信阳花生种植模式多样,针对平播与起垄种植的不同需求,专家组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方案。在罗山县东铺镇淮河沿岸的百亩花生示范基地,余明慧现场指导合作社农户完成第三遍促果控旺药剂喷施。数据显示,通过精准调控技术,该基地花生单穴有效花针数达40-60个,较传统种植提升30%,为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持续高温天气,余明慧强调:"下午四点后喷药可避免药液快速蒸发,清晨补水能维持田间持水量,这是保障花针入土和荚果发育的关键。"目前,罗山示范基地已形成"品种升级+水肥一体+绿色防控"的技术集成模式。
在光山、新县的丘陵坡地花生种植区,专家组重点解决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前期推广的土壤调理改良、配方施肥及精准调控技术,当地春播花生已进入荚果膨大期。余明慧指出:"丘陵地需特别注意后期营养供给,第四遍药剂喷施要结合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防止叶片早衰。"
此次活动是信阳市农科院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举措。通过构建"科研+推广+经营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不仅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更为保障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