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信阳市浉河区:山水赋新韵 茶香溢幸福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0-09 10:52:20    来源:文明信阳    

      浉水漾波,茶山吐绿。这里一步是城,一步是乡,旧貌换新,茶香满坡。晨雾拂茶垄,路网织城乡,灯火暖街巷,丰收盈乡村。“十四五”以来,浉河区以水为脉、以茶为魂,书写宜居新篇,播种致富希望,奋力描绘浉河新画卷。

      业之劲 “新动能”里的增长引擎

      沿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茶源绿道前行,浉河区董家河镇睡仙桥村的特色“小院”吸引众多年轻打卡者。浉河港镇郝家冲村何家寨露营地,昔日荒山焕发新生,游客采茶烹茶,村民开民宿办餐馆,“一房难求”成常态。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何家寨,以“民宿+茶研学”模式激活乡村经济。

      浉河、南湾、鸡公山三区协同联动,浉河区叫响“毛尖源地 山水浉河”品牌,构建“大中小”项目布局,打造“清凉鸡公山、茶饮南湾湖、听海星宿川、研学大别红营、邂逅浉河烟火”五大核心场景及“八大山头九道湾”经典场景,精耕“信阳小院”文旅微目的地。目前,全区拥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5家、主题民宿36家、露营地28家、茶庄园25家,2025年梳理“信阳小院”点位89处,建成运营15家。明鸡高速、信随高速通车,精品旅游公路突破100公里,招引旅游主理人50名,培育涉旅经营主体超1万家。

      从“流量”到“留量”,关键在于经济与项目同频共振。2025年上半年,浉河区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工业投资均居全市第一位。80个市级统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7%,签约项目60个、开工34个。

      项目跑得快,全靠环境“带”。浉河区常态化开展“百企评局长、评股长”活动,创新“企业需求+定向招聘+精准输送”用工服务模式,推动1400余项高频政务事项“掌上办、随时办”,高效解决涉企诉求314件,落实减税降费4.1亿元。

      茶之链 “金叶子”里的富民密码

      春茶开采季,浉河港镇无人机3分钟飞越14公里山路,将新茶送达分拣中心,信阳毛尖迈入“分钟级运输时代”。在董家河镇集云山茶场,茶农指尖激活溯源码,浉河区茶产业指挥平台实时呈现数据。

      “浉河区打造‘山水浉河·云赏毛尖’区块链溯源体系,推出‘信阳毛尖521’高端品牌,联合高校院所发展茶叶新质生产力。”浉河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辉介绍,全区发展生态茶园25万亩,建设有机、绿色茶园1万亩,“信阳10号”良种覆盖率超20%。

      作为信阳毛尖主产区与核心区,浉河区茶园面积63.5万亩,茶叶产量5.7万吨,涉茶综合产值117亿元。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规上茶企12家、涉茶经营主体5000余家,培育国家级高技能人才7名、持证茶农2485人。信阳毛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81.8亿元,8.1万户茶农人均收入4万元。

      在浉河港镇文新茶村,清明假期15万名游客带来收入260万元,茶衍生品与体验项目成为新增长点。何家寨、豫信茶庄园等地的20余种茶文创产品热销,2024年浉河区茶衍生品销售额突破8亿元。

      从“一季采茶”到“四季创收”,传统茶园变身“立体工厂”,形成集种植、加工、物流、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全茶产业链、全服务链。黄辉表示,浉河区已构建以绿茶为主体、多茶类并举、茶资源综合开发、精深加工与衍生品丰富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城之暖 “微改造”里的民生脉动

      “以前楼下杂草丛生,如今铺砖种花,楼下就是公园,还有休闲室和日间照料中心。”地矿三院家属院居民陈桂香感慨小区“变身”带来的幸福感。

      这样的“蝶变”在浉河区处处可见:华仪公园“化工厂变生态绿肺”,奥林匹克公园、坪溪园等生机盎然;四望山大道、和谐路等断头路通车;“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老小区添新韵,老街巷换新颜。

      在金牛山街道华森社区,快递小哥李师傅作为“移动网格员”,通过“信服通”APP上报问题迅速解决。全区89名快递小哥化身基层治理“千里眼”。

      浉河区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创新小区治理“1314”机制,划分基础网格1348个、专属网格50个,配备“一长三员”7600余名,实现“一网统管”“一格尽办”。推动64家市直单位与85个社区党组织结对,14个区属职能部门下沉网格,累计排查解决事项7.2万件。

      在湖东街道三五八社区美好邻里中心餐厅,居民王秀琴奶奶称赞:“天天在这儿吃,比自己做得还香!”社区中央厨房、老人大学堂、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浉河区采用“政府+市场+公益”模式,打造“嵌入式”社区养老。提质改造养老服务设施9所,新增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推广村50个,建设美好邻里中心12所、老年助餐点58个,推进16家社区食堂运营,完成适老化改造1200余户。

      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财政支出的80%以上。教育方面,组建八大义务教育集团,新改建中小学38所、新增学位2.5万个,实现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医疗方面,打造区域医疗次中心,2024年年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7.5%;就业方面,实施“万名学子回归”“雁归来”工程,3年培训8.5万余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2万名。

      乡之兴 “好丰景”里的和美幸福

      穿行浉河区柳林乡,5万余亩板栗林连绵山岭。加工车间内,小栗子变身板栗汁、酥脆板栗仁等“金疙瘩”,圆了乡亲致富梦。吴家店镇吴店村裕民合作社创新“基地直采+订单种植”新模式,让绿色农产品奔向外地市场。

      立足资源禀赋,浉河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沿淮区域发展蔬菜瓜果食用菌高效农业;107国道旁培育林果采摘休闲产业;环南湾湖放大茶特色,延伸茶旅产业链,打造百里茶廊;信应路两侧形成小杂果、水产特色农业,打造环城采摘带……

      董家河镇楼畈村居民张少琴从“留守妇女”变身农家乐“老板娘”。“环境好了,客人多了,大家办民宿开餐馆,日子真美!”全区创建“美丽小镇”2个、“四美乡村”112个,南湾水库2024年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于山水处落笔,在茶香间作答。今日浉河,正将绿水青山的盎然生机,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为奋力实现“两个更好”作出新贡献!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晓宏

    下一篇:信阳市浉河区柳林乡中心学校国防教育进校园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上一篇:信阳市平桥区:建宜居之城 铺幸福之路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