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息县:产业破局开新局民生提质固根基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9-29 15:34:1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现在咱乡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地里种的高油酸花生能卖好价,粉条有了正经牌子,村里走哪儿都干净!”9月29日,息县岗李店乡村民的话,道出了家乡实打实的喜人变化。这份变化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岗李店乡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从精准破解发展难题入手,靠特色产业激活经济活力,以全方位建设改善民生福祉,一步步走出来的富民强乡之路。

      岗李店乡地处息县最北部,作为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人多地少的现实曾长期制约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想增收却缺乏有效门路。为打破这一僵局,乡干部没有急着“拍板定策”,而是先沉下身子开展调研,足迹踏遍了全乡21个村的每一片土地。春耕时节,他们踩着田埂走进农田,和村民一边聊农事,一边仔细询问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年产量,以及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难题;农闲时分,又转往村里的合作社、养殖场,围着生产车间和养殖圈舍,摸清经营状况、市场销售的堵点。正是这样“接地气”的调研,让乡里最终找准了破局关键——发展高油酸花生产业,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全力建设“高油酸花生之乡”。这一思路很快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各类特色农业产业扶持政策随之落地。到2024年,该乡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不仅成功注册“岗李店白胖子”商标,还与企业签订回收协议,推出了“醇源香”牌高油酸花生油,更顺利申报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为乡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只有产业兴旺,才能让乡村发展有底气。在高油酸花生产业打开局面后,岗李店乡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基础,进一步谋划出“3+3”产业发展体系。以高油酸花生种植、红薯粉条加工、香菇种植为三大核心产业,同步推进湖羊、肉猪、肉牛三大养殖产业,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高油酸花生产业以良种繁育为突破口,与省豫研公司深度合作,2024年示范种植面积超1万亩,如今全豫花65号种子供种量的60%都来自该乡,成了名副其实的“良种基地”;红薯粉条是当地的“老招牌”,曾入选“息县十宝”却受限于小作坊模式,乡里便整合7家作坊组建加工销售联盟,推进品牌化、规范化发展,还主动对接企业,为粉条拓宽销路;湖羊养殖则是新兴增长点,通过推广领养、线上“云认养”模式,再加上本土“羊场长”电商品牌的助力,2024年累计开展直播421场,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为了给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乡里还在湖羊养殖基地建立产业联络站,组织人员进站,现场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等问题,让服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经济“富起来”的同时,岗李店乡也始终注重乡村“软实力”的提升,同步推进乡村建设,让村民不仅能挣到钱,更能住得舒心、过得安心。在基层治理方面,以村规民约修订为突破口,选取唐刘庄村作为试点,先后召开20余次碰头会、协商会,还专门组织人员赴外县学习先进经验,最终制定出通俗易懂、贴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并以此为基础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有效遏制了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等不良现象,唐刘庄村的做法也成了全乡村规民约修订的“样板”。

      从曾经的偏远乡镇,到如今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岗李店乡的每一步变化,都源于“实干”二字。“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优化乡村建设,让乡村更具活力,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县人大代表、岗李店乡委书记胡永刚表示。(何红 李梅)

    责任编辑:熊文琦

    下一篇:潢川县传流店乡开展校园安全防震疏散演练活动
    上一篇:息县:议政代表沉一线 解民忧暖民心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