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河南淮滨:小城银幕折射文化热望 亲子家庭共筑光影盛宴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8-04 16:53:0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8月3日傍晚六点的河南省淮滨县西亚影城,热浪裹挟着喧嚣扑面而来。取票机前的长龙蜿蜒至大厅入口,空调的冷气几乎要被爆米花的甜香和孩子们的嬉闹声“蒸腾”殆尽。从郑州返乡的大学生陈宇航,额头沁着汗珠,眼睛却紧盯着滚动的场次大屏,猛地一拍同伴:“快!《南京照相馆》的七点场还剩边角位,手慢无!”大屏幕上,《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聊斋:兰若寺》等热门影片的黄金场次也几近满员。影院经理穿梭在检票口,沙哑的嗓音里是藏不住的兴奋:“暑期档大都是放假回来的大学生、拖家带口的年轻爸妈、还有结伴来的老人家,全挤一块了!日均观影人次是平日的三倍往上!”

      这股观影热潮,学生流是绝对的主力。“在郑州备考憋坏了,回来头件事就是约姐妹看电影!”刚结束高考的王雪和闺蜜们捧着奶茶等待《聊斋:兰若寺》开场,“特别喜欢聊斋系列的故事,听说电影上映就约着朋友一起来看看。”影院,成了这些返乡学子们重聚的“情感会客厅”。为了满足本地观众的口味,影院排片颇费心思。取材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南京照相馆》,意外引发了中老年观众的深沉共鸣。散场时,退休教师周明华眼眶微红,特意带着孙子前来:“片子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但真实!历史不能忘啊。淮滨这片土地上的和平日子,跟南京城过去的苦难一样,都是民族的记忆。让孩子看看,就知道今天的好日子多不容易。”另一边,动画片《罗小黑战记》的放映厅外则是另一番景象。五岁的男孩壮壮骑在爸爸脖子上,兴奋地比划着:“爸爸,我也要养一只会飞的猫!”妈妈在一旁补充:“画面清爽故事暖心,孩子看得懂,大人也不觉得闷,最适合亲子档。”

      有趣的是,光影的魅力甚至溢出银幕,点燃了小城的“夜经济”。影院隔壁的水果摊前,老板刘建军乐呵呵地招呼着围拢过来的年轻人,指着新上的荔枝筐:“来来来,‘贵妃同款’!看完《长安的荔枝》出来的,都爱顺手称两斤尝尝鲜!”晚间九点半,《长安的荔枝》散场,人流如潮水般涌向影院所在的淮河文化广场。烧烤摊炭火正旺,冷饮店灯火通明,广场的夏夜被彻底激活。管理处负责人透露,暑期影院夜场结束后,周边商户的营业额平均能拉升三成以上,电影散场的人流成了拉动小城夜生活的无形引擎。

      面对持续火爆的市场和群众高涨的文化需求,淮滨县在商业影院之外,更不忘将光影的福祉惠及更广泛的群体。8月1日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县教育体育局、县文联等单位,精心策划推出了为期20天的“光影阅滨城——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与商业影院的热闹不同,公益放映的舞台选在了市民广场、社区空地等地。夜幕降临,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几排小板凳,就构成了最接地气的露天影院。“我家就在附近住,晚上没事就来这里看露天电影,比在电视上看得带劲!县里办这事,真中!”市民张老汉带着小孙子坐在前排,笑得合不拢嘴。

      小小的县城影院,没有一线城市的炫酷科技与明星喧嚣,却涌动着最质朴也最热烈的观影渴望。当返乡学子在方言喜剧的笑声中寻回乡音的亲切,当中老年观众在历史回望里激荡家情怀的共鸣,当留守儿童的夏日因公益光影而被点亮梦想——淮滨这块乡土上的银幕,已然成为联结情感、滋养心灵的一方热土。银幕上流转的悲欢故事,悄然改变着小城夏夜的风景线,也清晰映照出普通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那份日益蓬勃的热望。正如经理张磊在忙碌间隙所言:“小县城影院要活得好,就得像做菜,把‘全大餐’调出咱淮滨人最爱的‘本地口味’。”这方寸之间的光影世界,正折射出中县域文化消费市场无限的生命力。(刘泽鲲 朱丝语)

    责任编辑:张以利

    下一篇:息县:开放校园运动场 “解锁”群众健身新场景
    上一篇:信阳市中心医院2025级全科住培医师基层实践启航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