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将43件文物和标本捐赠信阳博物馆 点赞!息县好少年潘政浩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4-06-17 16:08:2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日,来自息县包信镇初级中学的初三学生潘政浩捧着一堆“宝贝”来到信阳博物馆。“我要把这些捐赠给博物馆,这里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他说。

      接过潘政浩捧来的“宝贝”,信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惊呆了——来自战国时期的青铜箭镞、青铜针和汉代瓦当以及瓷器碎片等,一共43件文物及标本,十分珍贵。

      当询问这些文物的来源时,潘政浩说,这些都是他在家乡的田地里捡到的。“文物应该是国家的,博物馆才是文物最好的归宿,所以我把这些‘宝贝’交给你们保管。”潘政浩的一席话,让在场工作人员动容。

      为感谢潘政浩同学热心公益的行动和文物保护意识,感谢他对信阳博物馆文博事业的支持,几天后,信阳博物馆为他邮寄去收藏证书和书有“文物小卫士 中华好少年”的一面锦旗。

      昨日,在接受记 者电话采访时,潘政浩说:“文物是历史馈赠给后人的宝藏,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把这些文物捐赠给文物保护单位,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展示,让全社会都能共享它们的文化价值。”

      潘政浩告诉记 者,平时他就很喜欢寻找和收集一些古钱币,对于考古也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之余,他常常在家乡的田地之间转悠,不时发掘一些“历史碎片”。

      今年3月10日,潘政浩将自己捡拾到的一把刺刀和三颗子弹捐赠给了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为鼓励和感谢潘政浩的捐赠,纪念馆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

      “今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仍会义不容辞地将其捐赠。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希望每个人也是历史的传承者!”潘政浩动情地对记 者说。

      对于潘政浩的义捐行为,信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给予了高度褒奖,“潘政浩同学用实际行动作出了保护文物的最佳示范。希望潘政浩同学的先进事迹,能带动其他群众积极参与信阳市文物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事业,进一步弘扬家乡传统文化。”

      据悉,自2020年以来,信阳博物馆共接受市民捐赠文物91件/套,种类涵盖石器、青铜器、陶瓷器、字画、古钱币等,捐赠文物经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1件,其余多件文物符合陈展条件,信阳博物馆将在以后的陈展提升中将它们在展厅内展出。(何红 李亚云)

    责任编辑:石洋洋

    下一篇:信阳公安巡特警亮剑2024跨区域拉动演练活动在息县举行
    上一篇:息县濮公山街道:积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