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以前办社保业务要跑到县城,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站就能办,省时又省力!”11月27日,在息县谯楼街道办事处的村级便民服务站里,村民王莉刚办完社保缴费业务,拿着缴费凭证,对眼前的便捷服务赞不绝口。这暖心的一幕,正是息县推进政务服务下沉、惠及基层群众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息县聚焦群众“办事远、办事难”的痛点,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把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无差别的政务服务。
在县域政务服务大厅,这里不是各部门“各自为战”。39个部门的业务被整合纳入,综合服务窗口全面铺开,群众办事再也不用在多个窗口间来回奔波,真正实现了“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办所有事”。
往下延伸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主动承接县级下放的各类服务事项,工作人员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原本需要跑县城才能办的事,现在在乡镇就能就近办结,让“就近办”成了群众办事的常态。
而到了村(社区)一级,364个便民服务站更是深度融入网格化管理,推出“网格+政务服务代办”模式,网格员化身“代办员”,主动上门对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帮着代办社保、医保、养老认证等民生类事项,稳稳打通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政务服务能如此顺畅下沉,离不开党建的有力引领。息县牢牢抓住“党建+政务服务”这个抓手,在县、乡、村各级政务服务机构都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带头亮身份、亮承诺,主动靠前服务群众。同时,专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疑难问题协调机制,不管是群众办事遇到的堵点,还是解决不了的难题,都能在这里得到回应和处理,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为了持续优化服务,息县还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各单位负责人走出办公室,以普通办事群众的身份体验全程办事流程,亲身感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随后针对性地推进流程再造、服务升级。此外,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加上畅通的外部监督渠道,让政务服务质量时刻处于监督之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从县城的政务服务大厅到乡村的便民服务站,从窗口工作人员到穿梭在街巷的网格员,息县通过三级联动织密服务网络,以党建引领筑牢服务保障,靠监督问效提升服务质量,一步步构建起覆盖全面、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体系。(何红 李梅 卢宏强)
责任编辑:秦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