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2025年10月22日,信阳市浉河区第七教研协作区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齐聚信阳市春华学校,围绕 “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主题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破解当前体育教学中学练脱节、赛评分离、目标模糊等痛点,推动学生运动技能、体质健康与终身体育意识协同发展。
课堂实践,学练展示
信阳市春华学校柳晨光老师在执教的《立定跳远辅助练习之跪跳起》课程中,以“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为核心展开教学。这节课,柳老师主要通过分解动作演示,引导学生从跪姿起步,重点讲解摆臂与腰腹发力的协调性,帮助学生掌握跪跳起的技术要领。在练习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跪跳起接力赛,通过竞赛形式激发积极性,强化动作熟练度与爆发力。此外,过程中还穿插即时点评,针对起身过早、摆臂不足等常见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并鼓励学生互评,提升课堂参与度与实践效果。


第二节公开课是浉河区游河中心校李福来老师执教的《立定跳远》,李老师结合分层教学与游戏化设计落实一体化模式。他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置不同起跳线(近、中、远),逐步提升跳跃难度,确保每位学生在适合的层级中完成练习。同时,组织“青蛙过河”情景游戏,要求学生以立定跳远动作完成挑战,既增强趣味性,又巩固蹬地、展体、落地缓冲等技术要点。最后,李老师结合动作规范性与团队协作,在课程末尾总结落地不稳、屈膝不足等问题,并通过示范标准动作进行集中纠正。


两节课均体现了“以赛促学、评练结合”的核心理念,通过结构化设计实现了技能传授、能力培养与兴趣激发的有机统一,为探索体育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生动范例,也为与会者提供了借鉴范本。
说课解析,设计溯源
公开课结束后,两位执教老师围绕“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主题进行了深入说课。他们清晰阐述了各自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流程,同时指明并强调了“学练赛评”一体化理念在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说课过程中,两位老师都重点讲述了如何将“学练赛评”四个环节有机融合,进而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与会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范例。



评课研讨,交流提升
在评课环节,各校体育教师代表踊跃发言,围绕两节体育公开课展开深度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柳晨光老师的课程通过分组接力赛实现了“以赛促学”,而李福来老师的分层起跳线和“青蛙过河”游戏设计,精准体现了“因材施教”理念。讨论重点聚焦于如何优化“学练赛评”环节的衔接,有教师提出可增加个性化评价量表,对学生的摆臂幅度、落地稳定性等进行量化反馈;另有建议认为可通过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环节更加全面客观。现场还围绕“如何平衡技能训练与趣味性”“竞赛环节的时间分配策略”等话题进行了热烈交锋,充分彰显了体育教研追求专业化、精准化的探索方向。


本次第七协作区体育主题研讨活动,通过《立定跳远辅助练习之跪跳起》和《立定跳远》两节典型课例,生动诠释了“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在体育课堂的实践路径。活动不仅展示了分层教学、游戏化设计等创新手段如何有效破解学练脱节难题,更通过深度研讨凝聚了“以赛激趣、以评促改”的共识。相信浉河区第七协作区的体育教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运动技能培养、体质健康促进与终身体育意识塑造的三维目标中寻找更优平衡,共同推动区域体育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迈进!(贾海燕 丁玲 饶强 林雪)
责任编辑:石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