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一个电话就赶过来,忙前忙后比亲人还周到!”近日,息县澺河街道办事处独居老人崔奶奶不慎摔伤,子女远在外地的她紧急联系社区工作者孙亚美。接到求助后,孙亚美第一时间将其送医,垫付医药费、办理住院手续,全程陪护直至深夜。这暖心场景,正是息县基层治理“加减法”改革下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
自县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息县锚定 “两高四着力” 政治指引,紧扣《信阳市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要求,在社区服务上做 “加法”、在村级负担上做“减法”,让基层治理的 “源动力” 持续迸发。
做足“加法”:建强队伍优服务 群众获得感节节高
“服务群众先强队伍,队伍过硬服务才能暖心。”息县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严格按照“每万名城市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标准,配齐配强483名社区工作者,其中含120名专职网格员。这些“社区管家”扎根一线,不仅承担政策宣传、邻里调解、议事协商、隐患排查等日常工作,更主动深入群众身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息县整合社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力量组建帮办代办队伍,推出“保姆式”服务,重点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群体的办事难题。同时推行“楼栋分包责任制”,社区工作者逐户上门走访,建立“需求清单”,精准对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据了解,截至目前,仅澺河街道办事处就累计帮办代办事项500余项,化解居民难题200余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做好“减法”:精简挂牌减负担 基层干事更有劲
“以前村部墙上挂满牌子,光记清哪个牌子对应哪个事都费劲,现在好了,牌子少了,心思也能全放在办事上,群众进门一眼就知道找谁!” 谈及村级组织挂牌整治的变化,息县一位村支部书记的话,道出了众多基层干部的心声。
为切实给基层减负松绑,息县靶向发力制定《息县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构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明确对
为确保规范整治落地见效,息县采取“乡镇自查自纠+县级随机调研”的双线推进模式,对全县364个行政村(社区)逐个开展拉网式规范整治。逐村梳理挂牌清单,逐项核查是否合规,对不规范、无效的挂牌坚决拆除。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不规范挂牌 900 余块,不仅解决了“群众找门难、干部迎检忙”的问题,更让基层干部从“应付挂牌、忙于填表”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沉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把精力用在办实事、解民忧上。
“我们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加减法’改革,用 ‘心’倾听群众需求,用‘行’扛起治理责任,让‘加法’加出服务温度,让‘减法’减出干事活力,推动基层治理在深耕细作中走实走深,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治理活水’与‘民生动能’。”息县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何红 胡译丹 黄乙珏)
责任编辑:石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