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多亏了人大代表帮忙牵线,在家门口的就找到了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稳定的收入,心里别提多踏实了!”9月16日,息县包信镇包庄村民李玉萍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高兴地说道。
像李玉萍这样通过人大代表牵线搭桥实现就业的群众还有很多。为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破解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问题,近日,包信镇镇人大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积极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开展“走进企业·纾困解难”专题观摩座谈活动,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搭建桥梁,并鼓励返乡人员留在家乡就业创业,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进村组摸底数。代表通过入户走访等接地气方式,摸排劳动力底数,“有一技之长,却苦于没有就近工作的机会”成为部分群众的心声。进企业摸需求,深入用工企业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详细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招工难点。企业急需大量一线操作工、技术工乃至部分管理岗位
“信息不对称是最大堵点。”包信镇人大主席娄和
在收集各企业用工需求后,代表们根据前期走访群众就业意愿,为其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引导群众进企就业,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清单,与之前走访记录的群众就业意向进行精准匹配。
很快,一份包含多名有意向、符合条件群众的推荐名单整理出来,并由人大代表亲自带领群众到企业进行对接和面试。不仅为企业输送了稳定可靠的劳动力,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为那些因家庭羁绊而无法远行的群众送去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能照顾好家庭,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就业对接,更是一次深刻的代表履职实践。通过人大搭台,有效破解了企业“用工难”与群众“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社会稳定、乡村活力的多方共赢。
“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助力群众稳岗就业,拓宽了人大代表履职空间,我们将紧盯常态化就业服务需求,打造常态化的人力资源对接平台。同时,推动持续关注就业群众的权益保障问题,确保他们‘稳得住、干得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包信镇人大主席娄和
责任编辑:刘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