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信阳市三实小教师范敏:26载坚守 用爱与智慧点亮教育之光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9-12 17:06:37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范敏老师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学生们26年的成长路。她教案本扉页的“一份爱心,一分成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她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

      创新课堂 点燃求知火种

      范敏的语文课堂,是充满魔力的知识乐园。她秉持“有温度、有新意、有高度、有力度”的理念,将枯燥知识转化为生动形式。

      教《秋天的雨》时,她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校园花园观察桂花、捡银杏叶。孩子们用落叶拼诗句,借桂花香联想画面。小李兴奋大喊:“‘橙红橘绿’就像枫叶和银杏!”课堂瞬间活跃。为让学生掌握多音字,她编“多音字儿歌”;为理解历史背景,她带学生排演课本剧;为提升写作能力,她设“悄悄话信箱”,耐心回复学生心声。

      2013年,她的《对对歌》优质课获河南省一等奖。评委评价:“课堂让对对歌成为鲜活的文化长河,孩子在对答中触摸历史。”这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每晚备课至深夜,课本批注密密麻麻;为设计互动环节,查阅十余份案例,还向年轻教师学新媒体技术。她坚信:“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是奔腾的河。”

      关爱学生 成为心灵港湾

      在学生眼中,范敏既是严师也是益友。课堂上,她对作业标点错误都一丝不苟;课后,她和学生一起跳绳、踢毽子,倾听他们的烦恼。

      六年级的小宇因父母吵架不想回家,红着眼圈找到范敏。她拉着小宇坐在操场台阶上,耐心倾听一个多小时,随后连续三天家访,化解了家庭矛盾。小宇在作文里写道:“现在我爸妈不吵架了,范老师比亲人还亲。”

      留守儿童小娜总顶着乱糟糟的头发,躲在角落摸别人发卡。范敏看在眼里,第二天带来彩色皮筋和漂亮发卡,为小娜梳辫子、戴发卡。此后每周三,她都提前到教室为小娜编发辫。期末,小娜在作文里画扎蝴蝶结的小人,写“这是范老师,也是我的妈妈”。

      小张总记不住生字,听写就哭鼻子。范敏没嫌弃,耐心陪他练习。她编顺口溜“日字旁,出太阳;三点水,水汪汪”,还手绘“汉字家族思维导图”。三个月后,小张听写本上第一次出现“优”,他兴奋得在走廊里又蹦又跳。范敏还在班里设“闪光点记录本”,让自卑孩子找回自信。去年毕业的学生留言:“范老师,是您让我知道,我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光。”

      家校共育 搭建沟通桥梁

      范敏深知教育是家校协同的"协奏曲"。她积极搭建沟通桥梁,助力孩子成长。

      家长王女士因孩子总玩手机且顶嘴而焦虑,范敏邀请她参加“亲子阅读会”。会上,王女士看到儿子在范敏引导下认真分享读书心得,深受触动。会后,范敏和她聊“替代疗法”,建议用亲子运动代替玩手机。王女士成了家长群“运动达人”,母子关系日益融洽。

      为更好沟通,范敏建“成长档案袋”反馈学生进步;开通“家长热线”,每晚7点到9点接听电话答疑;定期举办“家长课堂”,邀请心理老师讲沟通技巧。一位单亲爸爸感激道:“范老师不仅教孩子,还教我们当父母。”

      坚守初心 追逐教育梦想

      26年教学生涯,范敏带过6届毕业班,送走近五百名学生。看到曾经的调皮鬼成警察、内向女孩当教师,她感慨又幸福:“看到学生成才,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今,她仍保持学习热情,学做微课、尝试“项目式学习”。她还加入支教团队,到边远学校支教一年。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我何其有幸,能参与这么多孩子的成长。”26载春秋,范敏用爱心守护童真,用智慧启迪心灵,诠释“教育家精神”。校园里,这位鬓角添华发的教师,依旧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工整粉笔字。她身后是朝阳,身前是未来,如明灯照亮学生前行路,温暖家长心。(石洋洋)

    责任编辑:刘泽涛

    下一篇:息县农商银行组织开展“教师节”系列活动
    上一篇:信阳市第七届全民运动会成人组健身气功比赛开幕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