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
强化部门协同,织密就业服务网络。息县人社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成立县级零工市场1个、零工驿站2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3个,构建起覆盖县域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各类招聘活动35场,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发布就业岗位信息,拓宽就业信息传播渠道。县总工会推动平台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开展法律援助、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关爱救助行动,通过企业定位向美团、京东、邮政等新业态企业骑手推送清凉物品,惠及1870余人次,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商务局协调物流运输、直播媒体企业,采用“培训—取证—就—回访”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培训学员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并为货运司机、配送员提供职业安全培训及合规支持,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安全意识。多部门协同合作,从就业岗位供给、权益保障到职业发展,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支持。
专项政策支持,注入发展强劲动力。积极申请就业专项资金,2025年获批2390万元,专项用于新业态劳动者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扶持等方面,为新就业形态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创新开展场景化服务,在乡镇大集、招聘夜市等线下场所设立服务专区,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便捷获取政策信息与服务,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降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取政策支持的成本,促进人力资源在县域内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效能。设立诉求直通机制,搭建线上平台收集用工与维权需求,联动多部门快速响应。建立“平台—工会—人社”三方劳资预警机制,提前介入并成功化解20余起欠薪及合同纠纷,维护新就业群体的劳动报酬权益。将200名新业态劳动者纳入大病医疗救助,为400余人购买意外伤害互助,有效覆盖职业伤害风险,降低项目运行不确定性,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后顾之忧。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了服务效率与质量,增强了新就业群体对人力资源服务的信任与认可。
息县人社局通过强化部门协同、争取专项政策支持、创新服务模式等一系列举措,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在融入全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