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次回老家能遇到同频的人,现在就想留在家乡好好干!”近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息遇良缘 相约在七夕”青年
这场由息县妇联联合多部门组织的联谊活动,正是当地“鹊桥工程·幸福连线”项目的生动实践——通过精准婚恋服务凝聚青年
从“单线牵”到“全域联”
“以前相亲是‘小圈子碰运气’,现在妇联联合多部门搭台,靠谱又热闹!”谈及参与“息遇良缘”主题联谊的经历,教师董女士的话道出不少青年心声。
息县县委、县政府牵头构建“部门+乡镇+政企”三维联动机制,打破青年社交壁垒。据相关部门统计,息县妇联联合息县总工会、团县委、民政局等部门常态化举办主题联谊活动4场次,今年已促成35对青年牵手;各乡镇开展相亲大会9场、“一对一”精准牵线16场,36对青年结缘;息县县委统战部与人社部门联动20余家本地企业,在交友活动中融入家乡发展推介,11对青年通过“就业+婚恋”双对接相识。
在古赖
“政企联动不是简单的牵红线,我们要让青年在找对象时看到扎根的可能。”息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婚恋+就业”的融合服务已成为留住
让“传统相亲”变“沉浸式相遇”
“诗书会里聊爱好,气球保卫战中拼配合,比传统相亲自在多了!”息县精准把握青年社交需求,将活动场景拓展至文化园、露营基地、地质公园等生活场景。
在“以游会友青春有约”露营活动中,70%参与者反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气球保卫战、诗书会等互动环节让青年在轻松氛围中增进了解。
濮公山民俗文化节期间,“鹊桥工程·相亲角”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500余人次浏览青年信息展板,60余名单身青年扫码填写心仪对象,12名公益红娘现场提供咨询服务,让“被动等待”变为“主动选择”。
“在绿地草坪上搞联谊,打卡点拍的照片发完朋友圈后,朋友都问我‘这是在哪找的神仙活动’!”银行职员宋先生的体验,印证着场景创新让社交从“拘谨会议室”转向“生活气息场”,促进情感自然萌芽。
既“牵红线”也“树新风”
“不仅要搭台,更要牵好每段缘。”息县在龙湖公园设立“鹊桥工作站”“鹊桥相亲角”,线上建立息县鹊桥红娘公益群,今年已举办公益红娘培训2期、线下活动13场,覆盖青年943人次。同时,在服务中融入价值引领,通过《移风易俗树新风》三句半表演、“全
“听完家风故事才明白,好家风比彩礼更重要。”青年张女士主动简化婚礼流程的案例,折射出“爱情不被彩礼绑架”已成为当地青年的共识。息县“鹊桥工程”不仅做“缘分的牵线人”,更做“婚恋观的引导者”,推动优良家风传承。
从搭建交友平台到凝聚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