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淮滨二高:以情境为舟 启航新途 以问题为桨 培育精英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9-01 14:53:48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年来,我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态势。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已应用到教学实践中。2025年8月28日,淮滨二高副校长朱凯为全体教师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淮滨二高“情境—问题双驱动的‘三导四自主’循环大课堂模式”简介》,报告会由淮滨二高校长李起主持。

      朱校长首先对内外课程改革的渊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中外课改的发展脉络中,探寻创新的根本所在。没有任何一种创新是凭空产生的,从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到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等多样化的探索,“百花齐放”的每一步,都在不断追问“如何让学习更加高效”。回望内,课程改革的道路也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行,无数实践案例都指向一个核心观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淮滨二高并未简单地照搬这些模式,而是如同一位“教育考古学家”,在中外课改的脉络中提炼出“认知同化”的本质和“先学后教”的共性,最终确立了“情境+问题”的双驱动策略——使得课堂既具备历史的深厚底蕴,又充满现实的温暖关怀。

      随后,朱校长详细阐述了“三导四自主”的教学理念。他强调,这并非简单的流程复制,而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共鸣。在新课导入的3~5分钟内,教师通过生活案例和社会热点搭建情境桥梁,同桌二人携手探究,在思维碰撞中开启知识之门;在7~8分钟的重点导学环节,小组围坐讨论,教师扮演引路人角色,以精准问题激发探究热情,使重难点在合作中轻松化解;6~10分钟的习题导练阶段,学生独立静心练习,通过变式训练夯实知识基础,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捕捉并提供必要的帮助;课后自主学习则延续课堂探索的脉络,预习与巩固相结合,将学习从课堂延伸至日常生活。

      淮滨二高新推出的课改模式,摒弃了“教师不敢讲”的束缚,剔除了“必须学生说”的教条,更杜绝了“为小组而小组”的形式主义。教师的“导”,源于专业备课的智慧积淀,展现情境创设的巧妙构思,体现问题设计的精准施力;学生的“自主”,体现在同桌研学的默契配合,小组研讨的深度探究,个人研做的专注投入,以及课后探索的自觉行动。当“分数初步认识”与“分苹果”的生活情境相遇,当抽象知识与真实问题相融,学习便不再仅仅是枯燥的识记,而是转化为充满获得感的深度体验——这正是“三导四自主”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所在。

      报告的最后,朱校长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耐心地为教师们答疑解惑。朱校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践行建议:守正出新,回归教育本真。他指出,无论模式多么优越,唯有落地实施才能真正见效。淮滨二高所提出的六条“实施建议”,更像是一份“教育初心指南”,时刻提醒每一位教师:课改的目的并非“炫技”,而是“育人”。

      以人为本,构建生命课堂:不要再仅仅盯着“完成教学任务”,而应着眼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课堂成为“生命舒展的园地”,而非“知识灌输的工厂”。

      尊重规律,不拘泥于固定模式:语文有其独特的温柔,数学有其特有的严谨,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灵活调整模式——“无招胜有招”,方为最高明的课改之道。

      守正出新,彰显教学个性:在模式框架下,大胆探索个人风格,让课堂充满“你的味道”,让创新融入日常。

      摒弃浮华,回归教育本真:勿将课堂视为“优质课赛场”,勿将学生当作“演出道具”,学校应为育人之地,而非追逐功利、追求花哨之所。

      爱学生,是终极使命:没有爱,再优秀的模式也缺乏温度。多蹲下身倾听学生心声,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让课堂充满“被看见、被理解”的温暖。

      爱职业,是幸福密码:对教育的热爱,是坚持课改的不竭动力。将职业视为事业,才能在每一节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从来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共舞的舞台”。

      当前,淮滨第二高级中学所实施的情境-问题双驱动的“三导四自主”循环大课堂模式,正借助情境化教学作为推动力,以问题导向为引导,引领学生向着智慧的彼岸进发。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代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即回归到生命的本真,回归到学习的核心,回归到教育的原始宗旨。展望未来,随着更多教育工作者遵循这一初衷,持续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课堂成为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发掘和展现的肥沃土壤。(刘泽鲲 倪黎 张震 庞士飞)

    责任编辑:熊文琦

    下一篇:素养时代明师道 淮滨二高引智行 王彩琴教授作师德报告
    上一篇:信阳市二高:凝心聚力启新程 乘势而上谱华章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