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以情感之丝串联成长之路,以信念之火照亮未来征途。为深化班级管理实践,探索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的创新路径,6月12日晚19:30,淮滨县第二高级中学在耕耘楼5楼会议室举办了高二年级孙怡婷老师《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微报告活动,校长李起出席,各年级主任及全体班主任参加。本次活动由副校长朱凯主持。
精准定位织网,构建三维管理体系
高二班主任孙怡婷老师秉承“高一用力抓规范、高二用心促稳定、高三用爱助未来”的教育理念,在高一阶段以“主导者”和“营造者”的身份构建班级秩序,通过班干培训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依托全天候时间管理策略筑牢学生成长的根基。在高二阶段,她转变为“倾听者”“维护者”“指导者”,通过心理班会活动来疏导学业压力,联动任课教师建立学情分析机制,加强家校沟通的策略以保护学生的成长之路。高三化身成长“守护者”,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活动凝聚奋斗信念。她秉持“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核心理念,实践“六个者”的角色定位,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爱润心固本,点亮成长管理灯塔
李起校长对“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主题表示了肯定,认为它准确地反映了教师教育的基本原则。该主题强调了持续的投入、耐心的等待以及对个体差异的尊重。针对孙老师报告中的“六个者”的角色定位,李校长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建议:将“主导者”重新定义为“引导者”,以体现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的教育范式转变;将“维护者”重新界定为“协调者、服务者、合作者”,以强化团队协作精神,构建班级教育共同体;将“指导者”转变为“共育者”,以突出家校协同,共同致力于未来教育的初心。
李起校长对班主任成长模型及其在育人体系中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总结和强调。他依据教育部关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指导、学校班主任队伍的结构以及微报告的实践案例,特别强调三阶成长模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指引 —— 前三年激情积累、三到六年风格凝练、九年形成成熟的教育理念递进路径。李校长还提出了“爱・术・魂”的三维育人体系,认为该体系既植根于“爱是教育的基石”的师德核心,又致力于构建“班级管理有特色”的育人环境,从而推动学校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协同交流赋能,打造班级共治生态
高一年级的王如意老师在听取了孙老师的班级工作微报告后表示,孙老师的微报告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育人实践中展现了差异化的智慧。她对性格内向且责任心强者,用温和方式助其接纳;对脾气急躁、自我意识强烈者,以商讨口吻引导自主思辨;对初次犯错或无意识过失者,包容以待,赋予成长空间;对于过分活跃的学生,需先深究根源,再借家校协同与谈心疏导精准施策。这些策略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又凸显教育针对性,为精准育人提供实践方式。
高二年级的张涛老师在聆听了孙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后,深感其教育实践对高一和高二阶段的班主任任务与角色定位具有精准而清晰的指导意义。这种目标导向的工作思路为高三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育人过程中,孙老师擅长运用沟通技巧与家长建立协同育人的桥梁,并针对不同学生类型制定差异化关爱策略,这启发我们要及时总结教育经验。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的责任担当尤为动人,无论是陪伴学生的日常查班,还是在午休时间的坚守,都展现了教育者的履职情怀。这些实践经验对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同心育人共扬帆,师心育人齐登攀。本次班主任微报告既是管理智慧的碰撞,更是育人初心的共鸣。全体班主任将以此次活动为支点,把“规范”的刻度融入成长护航,用“共情”的温度化解心灵困惑,在三年分段管理中我们将精耕细作、守正创新,主动将“以爱育爱、以术增效、以魂聚力”的实践哲学融入班级建设,为学子的青春成长筑牢经纬,为淮滨二高的教育蓝图添注亮色!(刘泽鲲 杨婉君 孙怡婷 符文君)
责任编辑:张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