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以前放假,除了写作业就是守着电视机发呆,现在我都跟着老师学打腰鼓!”5月21日,提起学校的少年宫课程,信阳市息县孙庙乡中心学校的小雨眼里闪着光,“我们腰鼓表演团队还去县里文艺汇演,台下掌声可响亮了!”在息县,和小雨一样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社团找到兴趣舞台,并登上县级文艺舞台汇演,全县已开展超60场,惠及2000余名乡村学生。
近年来,息县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当作孩子们成长的“第二课堂”,从资源整合到课程创新下足功夫,让乡村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新变化。
为了让少年宫真正成为孩子们愿意来、有收获的地方,息县在资源整合上下足功夫。在师资上推行“双师制”,由美术、音乐等学科骨干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校外专业
在课程创新方面,息县紧扣“一校一特色、一宫一品牌”目标,以“社团+项目”双轨模式激活乡村少年宫发展活力。将学科社团升级为特色课程体系,形成“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级架构。学校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深挖本土资源潜力。孙庙乡中心学校依托传统民俗文化,将腰鼓艺术融入少年宫课程,通过系统化训练与舞台实践,打造特色品牌。
“继续贴近学生需求,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注入更多新鲜内容,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乡村学子,助力他们在成长道路上追逐梦想”教体局负责人何何燕评价道。(何红 李梅 陶兴莉)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