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手作悟匠心 非遗薪火传 信阳市平桥特校郝堂村非遗研学活动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4-23 15:09:4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四月的郝堂村,春色浸染青砖黛瓦,非遗的种子在这里悄然生根。4月18日,信阳市平桥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们踏上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之旅。揉泥、编竹、染布…在指尖与传统的对话中,师生们以手抵心,用一场沉浸式非遗研学,书写了一曲“传承与守护”的春日诗篇。

      篇章一:晨光启程·非遗之约

      清晨7:30,满载期待的公交车从震雷山脚下启程。师生们一路雀跃,郝堂村的非遗工坊里,陶艺传承人任老师、竹编大师刘老师、扎染艺术家张老师早已备好工具,静候这群特殊的小匠人。一场“技艺+文化+创新”的传承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篇章二:泥土温度·永恒之美

      在任老师的陶艺工坊,师生们认真聆听“一捧泥土的史诗”。从仰韶彩陶的纹样到现代电窑的科技,揉泥的力道、拉坯的弧度、釉色的秘密,化作指尖跃动的音符。 听力障碍学生小博第一次触摸陶泥,反复揉捏的专注让老师动容;师生们在陶艺坊里感受着来自手指与陶泥间的触碰,看着不断变化的陶泥,惊叹着神奇和满心的成就感。

      篇章三:竹丝经纬巧手织梦

      竹篾坊里,刘老师手持篾刀“破竹成丝”,薄如蝉翼的竹片在孩子们手中化作灵动的经纬。 师生们在竹篾坊里认真听着这传承百年的工匠艺术,用心用手去编织着作品。十字编法看似简单,却让唐氏女孩小露反复拆解了几次,最后在不断的尝试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爱祖》装饰画。

      篇章四:染液魔法自然馈赠

      扎染工坊内,板蓝根的清香弥漫。艺术家张老师演示“一扎一染皆是诗”,师生们用皮筋在方巾上缔造偶然的艺术,将方巾放入染缸中用板蓝根叶、石榴皮、洋葱皮熬制的天然染料,让每块手帕都浸染着大自然的色彩,等待着时间的沉淀,天然染料与空气的碰撞由青变蓝。智力障碍学生小杰将方巾扎成“不明形状”,拆开后竟呈现绚丽的星空纹样,全场欢呼!

      这场非遗之旅,没有精雕细琢的完美,却饱含直抵人心的力量。在郝堂村的春风里,平桥特校的师生们以手为桥,让非遗从历史长河淌入特殊儿童的生命之河——这,便是最好的传承。(严艺超)

    责任编辑:刘晓宏

    下一篇:信阳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志愿服务队第一期培训暨授旗仪式
    上一篇:国网信阳供电公司举办信电职工“大思政课”暨劳模事迹宣讲会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