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日,走进息县张陶乡蔬菜基地里,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放眼望去,小番茄、荷兰土豆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车,将新鲜蔬菜运输出去。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9年,张陶乡招商专班带队奔赴山东潍坊、安丘,引进蔬菜种植技术专家韩强返乡创业,投资2千万元,承包土地500余亩,建设现代化蔬菜大棚56座,致力打造成豫南订单蔬菜示范基地。
“我们基地严格按照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建设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所产水果萝卜、柠檬香菜、荷兰土豆等蔬菜通过固定渠道、电商直播、惠农带农等渠道销售。”韩强介绍说。
目前,蔬菜基地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常态化就业400余人,增收7000多元。周边部分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社跟随蔬菜基地种植荷兰土豆,基地为农户和合作社提供种子、土壤改造、田间管理等技术指导,共享销售渠道,辐射效应显著。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张陶乡立足区域优势,深挖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生态水产”养殖“甲天下”。走进息县张陶乡徐长庄村的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6个宽敞明亮的温棚和43个水塘阳光下泛着金光。返乡创业带头人温猛凭借家乡的好山好水,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2018年,温猛放弃浙江优厚待遇的工作,投资近500万元,返乡创业从事生态甲鱼养殖。“这些生态养殖的甲鱼以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出色的味道,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2.24年,我们养殖的甲鱼就出塘21万斤,总产值达500余万元,主要销往南京、杭州等地,供不应求。”温猛说道。
在致富的同时,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每年为村民提供固定工作岗位15个,临时工作岗位130个,为农户增收扩张了新渠道。温猛计划2025年扩建野化外塘30亩,同时,打造直播间、引进带货主播、建造宰杀车间、建立“麻辣甲鱼”烹饪加工生产线,发动更多村民参与,进一步打响“张陶甲鱼哥”名片。
“龙头企业”引领“优质水稻”加速跑。随着大米逐渐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大米市场的竞争早已上升为品牌竞争。
张陶乡兴达粮食制品有限公司致力于从一粒米到一碗饭,再到一条产业链实现全流程规范化运作。据了解,兴达粮食制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0亩,主营稻谷收购、加工大米油糠销售业务,现拥有年产20万吨大米生产线全套设备。
农户收割的优质水稻主要卖给该企业,加工后远销广东、福建甚至东南亚。其中,高端产品息州印象大米秉承“自然、健康、美味”的理念,从种植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良田种植、人工除草、生物防虫、绿色施肥、进口低温烘干设备加工、真空包装……2024以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息州印象大米”达60万单,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息县张陶乡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深挖自身优势,整合资源,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创新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乡村富民产业综合效益,让乡村产业“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息县张陶乡党委副书记李政如是说道。(何红 胡译丹)
责任编辑: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