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法庭副庭长万欣:“e”杯法治茶的煮茶人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1-05 13:36:03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一杯清茶,一条长凳。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法庭副庭长万欣,以茶山为纸,法韵为墨,在茶垄田埂上化解难题,在茶盏流光中修复情感,在青峦叠翠间循循善诱。她将法的理性与茶的温情,熬煮成一壶化解基层矛盾的“和谐茶汤”,让“枫桥经验”在茶乡厚土中生根开花,编织着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和谐图景。

      茶香法韵,润物无声

      “都先消消气,尝尝我这儿的茶叶。”在她的调解室,茶香总能冲淡当事人之间的火药味。“冲着法官这份耐心,这官司我不打了。”老王紧绷的脸庞渐渐柔和,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劝解,这起争执了数年的遗产继承纠纷,最终在清茶氤氲中敞开心扉,没有输赢的判断,只有亲情的回归。

      她带领团队创新打造了“e杯茶”调解室,用小小的茶桌代替了对峙的谈判桌。在她看来,一杯茶的温度,有时也可融化积怨的坚冰。她搭建了全市首个集非诉引导与矛盾前端化解为一体的智慧平台,在辖区所有村(居)张贴“e解纷”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实现解纷。开通“法律直通车”,线上精准指导,让法治服务触手可及。在这看似简单的科技赋能背后,是她耗时近18个月的平台对接,是43个村居间无数次的往返奔走,更是她对司法为民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深耕乡野,心系民生

      “土地是小组集体的,征收款你们都要,大伙儿绝不同意。”

      在化解一起土地安置补偿的涉众纠纷时,面对村民们剑拔弩张的激动情绪,万欣在村部驿站耐心安抚:“大家看到的都只是眼前利益,后期咱们会发展的更好,会有更多类似情况出现。不如借此机会求同存异,协商一个长期可参照处理的方案。”最终双方在她的指导下就集体征收补偿问题形成了方案,一年多未能发放的补偿款当日顺利发到群众手中。

      她在试点村部设立“法官驿站”,在企业设立“法官流动服务站”,让法治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让纠纷消弭于未发。她用脚步丈量土地,带领普法小分队在茶山深处宣讲《民法典》,用方言案例让晦涩法条“落地生根”。把微信群变成“云端法庭”,每日推送普法案例,让法治信仰如茶香般浸润乡野。将行业协会、委员代表纳入“特约调解”,实现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多元蜕变。楼畈村作为首个驿站村居,已经连续五年无讼,她个人受案数量连续三年下降,这些都是对她辛勤耕耘的最好见证。

      “万庭长,多亏了你们,我们那批茶叶才能顺利生产加工!”黄龙寺村茶场主朱某送来锦旗,感谢她仅用10天时间为其妥善化解了这起涉茶机械租赁纠纷。考虑到茶叶生产周期较短,她开辟了“法治绿色通道”,对涉茶纠纷容缺受理,优先调处。同时为采茶工开设“优待通道”,提供“协助查询+上门调解”等便民服务,用法治的关怀为外来务工人员消除后顾之忧,护航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十二载司法路,七载法学情,法治信仰早已融入她的血脉。在她的办公室里,一面面锦旗静静诉说着温暖的故事,一本本笔记记录着她奉献茶乡的美好青春。她推动辖区政府出台的《纠纷属地化解前置机制》,已成为守护民生福祉的利器;她主导编纂的《涉茶法律知识实用手册》,变成了茶农手边的“法律宝典”;她在茶源绿道巡回审判的身影,绘就了茶山上的独特风景线,她累计开展的近百场法治课堂,托举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为争创“全国枫桥式人民法庭”,两年来她精益求精,用一个个与星光同行的夜晚,奔赴梦想。最终董家河法庭在全省700多个基层法庭中脱颖而出,成为被推荐的六个国家级“枫桥式人民法庭”之一。

      在她的身上,虽无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只有默默的耕耘与坚守。她是茶乡的守望者,用法律的温度滋养着这片土地,让公平正义如同雨后毛尖的芳香,飘进千家万户,沁入百姓心田。(金宏辉)

    责任编辑:刘晓宏

    下一篇:罗山县彭新镇:好戏连台唱响张墩 文化赋能助力振兴
    上一篇:信阳艺术职业学院在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荣获佳绩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