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之前还担心,是镇人大代表们一次次上门帮我们算‘生态账’‘增收账,现在咱打心底里盼着风机早点转起来!”近日,息县小茴店镇八一村村民王
据了解,为守护空气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镇人大全程监督护航与精准服务赋能下,明阳风力发电项目当前已顺利完成全部征地任务,这一绿色发展项目的加速落地,正是小茴店镇人大锚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目标,将代表履职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明阳风力发电项目预计投产后,14 座风机总装机容量达 100 万千瓦,年发电量 15 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20 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 3.3 万亩,将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提供有力支撑。经济效益同样亮眼:项目建设期间已带动 50 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 3000 余元。投产后还将持续提供运维、管理岗位,为群众增收拓宽路径。更重要的是,项目推动镇域产业从传统农业向“新能源 + 农业” 低碳模式延伸,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开始怕项目占了耕地影响收成,听代表们讲了政策和生态效益,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小茴店镇王楼村村民陈大爷的话,道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为推动新能源发展共识落地,镇人大紧扣“助力新能源插翅腾飞” 主题,精心策划系列履职活动:组织专题调研会、项目对接座谈会 12 场,邀请能源专家解读风力发电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群众日”等平台,组织代表走访群众 1200 余户,发放宣传资料 3000 余份,针对征地补偿、生态保护等疑问逐一解答,在全镇营造出“支持新能源、共建绿色家园” 的浓厚氛围。
“项目推进到哪,代表监督服务就跟进到哪。” 镇人大主席介绍,镇人大以 “两高四着力” 为遵循,组建 “人大代表服务对接专项组”,将履职贯穿项目全流程。前期选址阶段,专项组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保领域代表,与项目方共同勘察 22 个拟选区域,否决不符合规划的选址 8 处,最终确定 14 座风机科学布局,严守耕地与生态红线;中期征地阶段,代表们化身 “桥梁纽带”,协调解决14个涉及村的征地补偿争议 21 件,保障20余亩征地任务公平完成;矛盾化解阶段,开通 24 小时信访热线,建立 “一线调解”机制,3 天解决施工道路损坏问题、推动项目方调整噪音扰民施工时间,累计处理信访矛盾 45 件,化解率达 100%,实现 “项目推进零冲突、群众诉求零积压”。
“我们将持续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以更精准的监督、更高效的服务,推动绿色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小茴店镇人大主席表示。如今,镇域内“人大代表为项目、绿色发展惠民生”的氛围日益浓厚,基层人大的履职担当正为乡村发展注入鲜活力量。(何红 胡译丹 万伟)
责任编辑:石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