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郑茗心,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小学二级教师,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20年荣获区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多次在区级优质课大赛中斩获佳绩,积极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撰写多篇论文,并在教育科研领域持续深耕。
“尊重+爱心”叩开心灵之门
用尊重和耐心叩开心灵之门,是郑老师育人的不懈追求。
郑老师班上有个叫小洁的女生,总是独来独往。她上课从不举手,课间也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像株不起眼的小草。郑老师注意到后,送给小洁一盆绿萝和陶瓷花盆,轻声说:"它和你很像,安静但有力量,帮我照顾它吧。"
从那天起,小洁每天细心照料绿萝。郑老师总会适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慢慢地,小洁开始在作文里写那盆绿萝。她写道:"它的藤蔓慢慢爬,好像在告诉我,再小的生命也可以努力生长。"郑老师把这些句子在班上朗读,还特意点评:"小洁的文字,让我看到了那盆努力伸展枝叶的绿萝。她写的不只是绿萝,更是她自己内心的成长。我为你感到骄傲。"
这个曾经躲在角落的女孩,在郑老师温柔而坚定的陪伴下,如同那盆绿萝一般,悄然舒展枝叶,终于迎向属于自己的阳光。
“规则+温度”构建班级凝聚力
以“规则+温度”构建班级凝聚力,是郑老师治班的独特智慧。
郑老师深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既需要严明的纪律,也需要温暖的情感联结。为此,她带领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涵盖课堂纪律、卫生值日、文明礼仪等方方面面,条目清晰、执行公正,做到人人遵守、一视同仁。
同时,她创新设立“暖心小组”,让学业优异的学生帮扶基础薄弱的同学,让性格开朗的孩子带动内向的同伴,实现互助共进。她还巧妙利用班会开展“班级吐槽大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坦诚交流、反思行为、增进理解。如今的班级,不仅学风严谨、秩序井然,更洋溢着欢声笑语,成为学生心中温暖的“成长家园”。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郑老师作为语文人的教学理想。
她的课堂从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情感共鸣、思想碰撞的双向奔赴。讲授《背影》时,她鼓励学生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温情瞬间,在共情中体味亲情的深沉;讲解议论文写作时,她组织“微型辩论赛”,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锤炼逻辑思维;指导作文时,她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切入,引导他们发现平凡中的诗意与美好。
此外,她在班级创办“班级朗诵社”,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练习朗诵技巧,提升语言表现力。学生们常说:“郑老师的语文课,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让我们学会了感受生活、表达真情。”
教育从来不是独奏,而是一场家校协同的交响乐。郑老师高度重视家校沟通,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深入交流教育困惑。曾有一位青春期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几近对立。郑老师通过细致观察、专业分析,为家庭提供具体可行的沟通建议,逐步帮助重建亲子信任。最终,家庭氛围显著改善,学生情绪趋于稳定,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郑茗心老师始终秉持“以文润心,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她以专业的态度耕耘教学,以柔软的心肠守护成长,以智慧的方式凝聚集体。正是这份认真与坚守,让她成为学生心中最可靠的引路人,也让她所带的班级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青春驿站”。
她是春风,无声化雨;她是灯火,照亮微光。在平凡的岗位上,郑茗心老师正书写着不凡的教育篇章。
责任编辑:秦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