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七日迷彩青春,转瞬落满星光。当军训的号角即将收起余音,那些汗水浸透的日子、咬牙坚持的瞬间,终将成为2025级新生们记忆里的闪光片段。而在这段青春洗礼中,有一群人始终站在学生身后:他们不穿迷彩,却与迷彩方阵同行。他们不是教官,却用陪伴
天刚亮时,他们的身影已映在训练场的晨光里。当同学们带着朝气列队集合,班主任们早已在场地点名考勤,清点好防暑药品、饮用水等物资,甚至提前与教官沟通当日训练重点,只为让每一个环节都稳妥有序。暮色四合后,他们的脚步仍穿梭在宿舍的走廊间。逐个宿舍查寝时,他们会细致询问是否有身体不适。遇到想家的学生,会坐在床边耐心倾听,用温暖的话语驱散思亲的愁绪。直到所有宿舍的灯光渐次熄灭,确认每个学生都安心入眠,他们才伴着夜色踏上归途。七日、一百六十八个小时,从晨光熹微到星光点点,他们用“朝暮相伴”的坚守,把“教育”二字写进每一个细节里。
训练场上,他们是最贴心的“陪练员”与“守护者”。学生站军姿时,他们会悄悄观察每个人的站姿,看到有人肩膀歪斜,便轻声提醒“挺胸抬头,你比阳光更挺拔”;学生练队列时,他们会举着手机记录下动作从生疏到标准的过程,休息时笑着展示“看,你们进步多快”。背包里的棒棒糖、藿香正气水永远备着,看到学生脸色发白,会第一时间递上温水、扶到阴凉处休息。听到学生因反复出错而叹气,会拍拍肩膀鼓励“再试一次,你一定能做到”。他们的眼神里藏着信任,笑容里裹着温暖,让严苛的训练多了份柔软的支撑,也让“坚持”二字变得更有力量。
无论是王老师、梅老师、马老师等资深班主任,还是杨磊、付贵、孟鑫等“新手”班主任,他们既是班级的“大家长”,要时刻紧盯几十名学生的训练状态,还要处理好其它琐碎事务。他们没有一人迟到、没有一人早退,从晨光熹微的晨训到星光点点的晚查寝,“全程在场”成了他们对学生最质朴也最坚定的承诺。这群扎根一线的“老班”们,更是将“与学生共赴磨砺”的坚守,绘成了军训场上最暖的图景。
一周过去,班主任们的脸庞晒黑了,声音沙哑了,但眼里的光始终明亮。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用“事事上心、时时在场”的坚守,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誓言;他们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却用“把学生放在心上”的付出,诠释着淮高人的教育初心。正是这样一群“不穿迷彩的守护者”,默默托举着学生的成长,让军训不仅是一次体能的锻炼,更是一场爱的教育。
当军训落幕,这段并肩同行的时光,终将成为学子们青春里的珍贵记忆。而班主任们的陪伴与守护,早已化作一股温暖的力量,融入他们未来的人生旅程。在此,让我们向这群可敬的教育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以平凡的坚守,护佑青春成长;以温暖的陪伴,点亮逐梦之路!(刘泽鲲)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