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迎来学生消费新高峰,各种消费陷阱也悄然蔓延。为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信阳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要理性消费,谨防消费陷阱,提高科学防范意识。
一、盲目跟风不可取
大学新生入学,不少学生和家长在准备生活学习用品时可能会受到周围同学或社会广告的影响,盲目跟风购买一些并不真正需要的物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易产生消费纠纷。因此,信阳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大家,在购物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商品。
二、网络购物防骗局
网络购物虽方便,但也须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骗局。购物时务必选择经营规模大、专业性强、信誉良好、知名度高的平台网站。在选购电子产品时,充分了解商品的性能和价格,选择规模较大的正规销售商,与客服人员查询售后服务、三包规定,避免因追求低价而受骗。网络购物切忌私下与商家交易,不要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转账,确保交易的安全与合法。
三、网络贷款要远离
大学生群体消费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合理规划消费,避免盲目攀比追求所谓的“网红”“流行”商品,面对商家赠品、提高消费额度等促销措施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消费,拒绝网络贷款,防止陷入“校园贷”“美容贷”“培训贷”等陷阱。同时,在实习或求职时,也要仔细查看企业是否具备营业执照及相关经营资质,不帮助他人申请贷款,避免上当受骗。
大学生们应主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及维权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如遇消费纠纷。可先行与商家协商解决。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请务必妥善保存购物发票、付款记录等消费凭证,及时拨打12315热线、微信登录全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