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息县:从出息到出息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08-26 16:08:0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20多年前,我离开家乡是为了摆脱贫困,10年前,我又返乡创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面对镜头,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豪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8月25日,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辆辆邮政专车,将这里一箱箱酸辣粉发往全各地……

      作为第一批返乡创业老板,赵豪的创业故事最具代表性,从离开息县到反哺息县,赵豪用实践证明了:出息是为了让自己“有出息”,入息是为了让息县“有出息”。

      2015年,赵豪创建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生产的酸辣粉累计热销8亿桶、稳居抖音速食类目第一名。“从红薯种植、收储、打粉到加工,所有核心环节企业都实现了自主掌控,甚至连包装用的纸箱、纸筒也由企业自行生产。我们用十年时间织就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闭环,这就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赵豪自豪地说。目前,整条生产线日均产能可达 100 万盒。

      息县也因为一桶酸辣粉带动了一条产业链,从红薯种植到产业用工,大量的当地群众在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找到了更加合适的工作岗位,企业用工高峰时可达1300多人。

      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息县“食品加工”企业回归息县的一个样板之一,在息县还有一个食品企业的回归颇为传奇。

      在一线二线大城市,有一个全连锁的蛋糕糕点店门前时常排起长队——鲍师傅糕点,它的创始人鲍才胜祖籍并不在息县,可他却在息县投资建设了鲍师傅产业园,年产值超10亿元。作为全知名企业为什么要选址息县呢?说来也巧,2024年春节,鲍才胜和妻子一块回息县岳父岳母家探亲,当地政府得知这一信息后,迅速抛出“橄榄枝”,最终“入园”以偿。

      在众多的归乡创业大军中,除食品产业外,户外经济、电子信息、特色农业同样如火如荼,在“回归创业”浪潮中厚积薄发。

      在位于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行嘉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辆辆叉车将一箱箱贴着“MADEINXIXIAN”标签的户外用品装入集装箱。这批承载着息县制造品质的货物,将于不久漂洋过海,成为欧美家家庭庭院里的休闲装备。

      该公司董事长许士伟也是返乡创业的代表之一,他直言不讳道:“如果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家不回来,老家永远发展不起来。”正是因为他们厚植的家乡情怀,才让他们作出了共同的决定。

      月是故乡明,情是家乡浓。2022年,孙世伟响应家乡号召,回县投资成立河南九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打造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科创园,走进其中的SMT贴片车间,两条松下自动化生产线以每秒0.3毫米的精度进行着“毫米级舞蹈”,该公司正朝着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智慧产业高地阔步前行。全部建成后预计产值超10亿元。

      除了高精专产业,广阔的农业同样大有可为。辽宁豫辰集团冯伟,在临河乡、村两级员干部的沟通联络下,投资2亿元回乡创建黄冢农场高科技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目前二期已建成,提供就业岗位100人、带动周边农户土地每亩年增收2000元以上。

      王占全、张银桥、陈旗、刘萍……他们虽然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草根创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老家息县,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么一群人,息县产业才如繁星点点,璀璨多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春色。近年来,息县坚持以情感为纽带,以服务为抓手,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建立786名息县籍在外成功人士通讯录,定期组织召开新春茶话会、企业家座谈会,引导息县籍企业家回乡创业兴业,全力推动项目回归、资本回流、智力回哺、归雁回乡。

      从“出息”到“入息”,息县劳务大军实现了“走出去”到“请回来”的跨越式发展,这也成为息县劳务经济嬗变的时代见证。

      息县是一座孕育光荣与梦想的城市,也是一方不断创造奇迹的热土。“衷心希望各位企业家深度参与息县发展,当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招商引资的‘特派员’、良好形象的代言人,希望更多在外成功人士投身回归大潮,把思乡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积极带动家乡发展,共同开创美好息县更加美好的锦绣未来!”息县县委书记管保臣说。(何红 周传杰)

    责任编辑:熊文琦

    下一篇:息县:城市“文旅气”为人才服务“聚人气”
    上一篇:息县:“息遇良缘”传暖意青年牵手谱新篇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