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以前上班没时间来,下班想来又怕关门,现在有了延时服务,下班后也能赶过来办理,这样的便民举措真的挺贴心!”8月25日,在息县政务服务大厅,刚办理好社保转移手续的王华笑着说。
为解决“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息县政务服务大厅以延时服务回应民生关切,将服务时间与群众需求无缝衔接,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推行延迟服务机制,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不走,窗口不撤”的服务承诺,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从企业开办的营业执照办理、经营许可审批,到群众生活中的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这些与生产经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高频事项,全都纳入延时服务清单,让群众不再为“时间冲突”犯难。
为了让延时服务不打折扣,息县政务服务大厅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定期开展政策解读、流程演练、服务礼仪培训,确保大家对延时办理的业务“门儿清”。重新规划厅内的引导标识,采用醒目的色彩和清晰的文字,标注出延时服务窗口的位置、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让群众一进大厅就“找得到、看得懂”。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入口处和功能区提供咨询引导,从取号、填表到材料提交全程协助,让群众在非工作时间也能办得顺畅、办得舒心。
在服务特殊群体方面,更是拿出“实打实”的举措。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在使用智能设备、熟悉办事流程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专门设立帮办代办专区,配备一支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帮办代办队伍。从进门时的搀扶引导,到办事时的政策解读、表格填写,再到材料提交后的进度跟踪,帮办员全程“一对一”陪伴,像对待家人一样提供“全链条”服务。“眼睛不好使,填表总出错,多亏了小李帮我一步步弄,不然真不知道要跑多少趟。”刚办完残疾证更新手续的张大爷,对帮办员的服务赞不绝口。
细节处的关怀更显服务温度。休息区贴心配备了饮水机、充电宝、应急药品箱,供群众随时取用;设置免费复印打印点,提供纸张、笔墨和订书机,解决群众“忘带材料”的燃眉之急。专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无论是材料不全卡了壳,还是部门协调遇了阻,窗口工作人员都会认真记录、主动对接,全力推动问题解决,让“办不成”的烦心事变成“能办成”的顺心事。
“我们将继续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服务举措,让更多群众享受到‘零距离’‘有温度’‘无差别’的政务服务,切实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息县政务服务大厅相关负责人说。(何红 胡译丹 孔令钰)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