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奶奶,看这里,咱们拍个照,马上就完成认证啦!”8月20日,在息县康乐敬老院103岁冯桂芝奶奶床前,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老人核对信息,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老人社保认证信息采集。
原来,冯奶奶因年事已高,无法完成线上认证的“摇头、眨眼”等指令,面部识别也屡屡失败。得知情况后,县人社局“银龄认证”服务队立即启动,携带移动设备上门服务。
“我们腿脚不便,社保上门服务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冯奶奶感慨道。此次上门服务为多名老人完成认证,同时对卧床老人提供床边办理服务,真正实现“认证不跑腿,服务零距离”。
这样的暖心场景,是息县人社局社保中心上门服务的一个温暖缩影。
为解决高龄老人社保认证难题,近年来,息县人社局以“开门教育办实事”为总抓手,创新构建养老认证“1+N”工作法。以“银龄认证”服务队敲门行动为核心,辐射敬老院、社区等N个重点场所,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在认证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老人讲解认证流程和注意事项,仔细核对身份信息,确保认证工作准确无误。同时,还积极宣传养老保险政策,解答老年人关心的问题,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待遇。
据了解,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已深入23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为3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定制服务。同步在招聘会等人流密集处设流动服务点,发放政策手册5万余份,通过科普动画小视频、“局长小年夜直播带岗”等新媒体手段,将“银龄认证”服务,宣传惠及7万余人次。
从上门帮助认证,到揣着手册宣讲政策,从帮老人解决实际难题,到陪老人唠家常解闷,社保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服务距离,用真心温暖群众心田,让“冰冷”的业务数据变成了“滚烫”的民生温度
“我们将持续深化适老化服务,与敬老院等机构建立长效联络机制,重点聚焦高龄、失能等群体,通过‘线上智能办+线下上门办’双轨并行,用更有速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服务,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养老保障真正成为群众‘老有所依’的暖心支撑。”息县人社局局长裴娅晖说。(何红 胡译丹 张继铭)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