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真办不了这事。”8月4日,82岁的王奶奶在息县政务服务大厅办完业务后,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慨道。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当地政务服务升级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也成为息县用真心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
如今走进改造后的息县政务服务大厅,细节处的用心随处可见,让像王奶奶这样的办事群众倍感温暖。无障碍设施实现了全覆盖,专用停车位、无障碍通道、低位服务台,还有各楼层的无障碍卫生间,为行动不便人群铺就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办事路。大厅里设置了爱心服务专区,高频办事区域的“爱心专座”随时为有需要的人准备着,帮办代办专区更是让特殊群体无需来回奔波,省心又省力。应急保障也考虑得十分周全,咨询台配备了轮椅、老花镜、助听器,应急医药箱随时待命,工作人员还接受了专业急救培训,为可能出现的突发健康问题保驾护航。
硬件改造只是服务提升的开始,真正打动群众的是服务“软件”的升级。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创新推出“全流程一对一”陪办模式,为特殊群体开通专属绿色通道,这“陪办”服务实实在在暖到了群众心坎里。就像王奶奶走进大厅时,工作人员立刻启动陪办机制,从搀扶她乘电梯到二楼公安窗口,到帮助填表、提交材料,全程贴心陪伴直至业务办结。这背后,是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在支撑。县里组建了专职帮办代办队伍,平均每天服务50余人次特殊群体;工作人员践行“只要还有一位群众,我们就不下班”的承诺,提供延时服务保障,不让群众白跑一趟;针对老年人可能突发疾病的情况,还建立了应急预案,工作人员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确保紧急情况能及时处理,形成了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服务质量的长久提升,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障,息县的“走心”服务机制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县里创新推出“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工作人员变身“政务服务体验员”,以普通群众身份全程办理业务,从服务视角发现堵点、难点,推动服务持续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则成了解决疑难杂症的重要渠道,这个由
“从规范服务到主动服务,从便捷服务到情感服务,我们正在用‘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政务服务的‘责任清单’。” 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何红 李梅 曹德民)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