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日,面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息县正举全县之力打响一场抗旱保秋粮的攻坚战。截至目前,该县累计降水量仅384.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8.7%,特别是7月以来,旱情急剧加剧,近一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幅度高达83.8%。
昨日,记者来到息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指着监测数据忧心忡忡。降水
“旱情就是命令!”息县县委、县政府迅速响应,组织全县干部群众昼夜奋战。统筹调度水源成为关键。
“我们坚持‘先下游后上游、先急后缓’原则,确保每一块需要灌溉的田地都能浇上水。”息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徐鑫介绍。一方面,加大水源调度力度,从南湾灌区引水灌溉西部、北部乡镇,从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灌区引水灌溉南部、东部乡镇。另一方面,日夜加强渠道巡查,维护调试沿淮机电灌站,全力保障宝贵水源顺畅抵达灌渠末端乡镇。
数据显示,南湾灌区自4月22日供水以来,已开展3期引水,累计引水67天,供水量近1亿立方米;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累计引水超6300万立方米。
在孙庙乡董庄提灌站,机器轰鸣,7台水泵机组严阵以待。县水利局职员丁波和同事们经过72小时连续抢修清淤,克服淮河水位下降困难,成功实现从淮河提水至主干渠。“每天最高可补水24万立方米!”声音沙哑的丁波充满干劲。
在
在包信镇香蒲园村,村民张建华望着汩汩清水流进玉米地,露出了笑容:“你看这玉米,浇完水,长势多好!”村“两委”落实干部包片,责任到田到人,组织农户早晚浇灌、覆盖保墒,开展生产自救。干群同心抗旱的动人画卷在烈日下铺展。
在抗旱一线,
截至目前,全县迅速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机制,水利部门全员出动,累计投入人力300余人次,开展沟渠清淤19.8公里,完成水利设施检修36处,抢修提灌站2座。通过多级提水、错峰灌溉等措施,已累计完成抗旱灌溉面积52万亩,有效缓解了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乡镇一级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在包信镇香蒲园村,投入人员2300余人(次)、各种浇灌用具200余台,已累计灌溉庄稼农田33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89.9%。
当前,高温少雨天气仍在持续,抗旱形势依然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