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7月27日,持续的高温炙烤着息县大地。在息县路口乡孟店村一片稻田旁,村民老马和老王为谁家能先引水灌溉,争执不下,眼看就要动手,空气中弥漫着焦虑和火药味。
就在冲突升级的紧要关头,村党支部书记孟令静和村干部及时赶到现场。“乡亲们,按计划来,手心手背都是肉,保证一亩地都不会旱着!”孟令静沙哑但坚定的声音介入,耐心调解,讲清村里制定的精细用水调度方案。村干部迅速介入,重新核对用水轮次,明确引水时间。一场眼看要激化的矛盾,在村两委的及时介入和公平处置下得以平息。老马何老王两人在村干部的协调下,按序用水。
孟店村不属于南湾灌区区域,水源相对匮乏,万余亩耕地依赖有限机井供水,像老王老马这样的“争水”摩擦,并非个例。如何公平、有序、高效调度用水,是对村两委基层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
孟店村党支部不等不靠,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寻找新水源。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决定开凿抗旱机井。面对资金难题,村两委积极动员,党员带头、村民响应、乡贤支援,很快筹集到所需款项。37眼抗旱机井的选址、施工紧锣密鼓展开。村干部们分工协作,村支书孟令静日夜值守在工地,监督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难题。为抢修一台关键水泵,孟令静凌晨三点协调电工,为解决取水难题,她第一时间联系加装进水管……在她感召下,涓滴之力终汇成抗旱奔流,不仅注入了万亩焦渴的农田,更疏解了群众心头的焦虑。
这场抗旱斗争中,孟店村党支部将“指挥部”前移到田间地头。无论是水泵突发故障、管道急需延伸,还是电路跳闸,哪里有问题,村干部的身影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党支部的感召下,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抗旱互助组,妇女们主动送水到田头,形成了干群同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争水”矛盾转化为抗旱合力,引来了滋润田地的“活水”,更引来了凝聚民心的“活水”。这场抗旱攻坚战,不仅是对抗天灾的胜利,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成功实践,为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提供了生动范例。(何红 周传杰)
责任编辑:刘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