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当二十四节气的诗意与初夏的微风相遇,5月23日,信阳市浉河区哈敦
活动以自然教育为底色,巧妙融入节气文化,通过 “五感沉浸式体验” 让教育回归本真。抵达农场后,孩子们围坐在绿意环绕的 “日志圈”,伴随着欢快的《Good morning》歌声,开启了生动的安全课堂。老师们用童趣十足的故事、趣味问答,将工具使用规范、边界意识等六项安全守则编织成 “安全网”;现场展示小铲子、水桶等农具时,还特意设计了 “农具猜猜猜” 互动环节,孩子们高举小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农耕工具的正确用法。
田间地头,六个亲子小组化身 “农耕小分队”,展开热火朝天的劳作。孩子们蹲下身,小手指灵巧地避开嫩绿菜苗,轻轻拔除杂草;几个小朋友合力抬起小水桶,互相提醒 “慢慢浇,别冲跑了种子”。汗水顺着红扑扑的脸颊滑落,沾着泥土的小手却始终小心翼翼——这是属于孩子们的 “责任田”。劳作结束后,农场变身 “自然课堂”,孩子们跟着老师触摸带刺的黄瓜藤,轻嗅生菜的清香,用放大镜观察番茄苗上的露珠,在 “植物生长盲盒” 科普环节中,揭开从种子到果实的生命奥秘。
“老师!拔草要像捉小虫子一样轻轻的!”“浇水要画圈圈,这样每颗小苗都能喝到水!” 在分享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登上 “小讲台”,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述着实践中的发现。老师们顺势展开 “一粒米的旅行” 主题讨论,引导孩子们通过情景剧表演,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活动尾声,全体人员开展 “农场保卫战” 行动,将垃圾分类清理,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
活动结束后,哈敦
这场将课堂搬到田间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翻土、除草、浇水等农耕技能,更在泥土的芬芳与劳动的汗水中,培育出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当自然教育与生活教育深度交融,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一次难忘的田园体验,更是一颗热爱生命、探索世界的种子,在童年的沃土中悄然生根发芽。(张以利 秦楚楚)
责任编辑: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