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程度,切实防范乱收费、乱检查等违反执法规范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执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依托河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深化数字赋能,推动监管创新,对相关部门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健全机制,以统一标准加强清单管理。梳理摸清行政执法事项底数,是开展行政执法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息县建立了监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梳理形成包括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事项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并录入河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进行动态管理,依法及时调整新增、取消、暂停的监管事项,实现事项全覆盖。目前,息县26个行政执法部门共认领录入监管事项主项655个、子项2627个。
拓展应用,以精准举措促进队伍建设。通过“互联网+监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执法人员账号注册、启用和角色权限绑定,并根据工作人员的部门、岗位变化,及时更新执法人员信息;落实行政执法人员退出机制,及时删除被依法暂扣、收回或者注销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信息。为确保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过硬,在审核执法人员信息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全部经过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一线执法人员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
凝聚合力,以协作联动夯实数据基础。严格落实监管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按照流程一体化要求,实时录入全量监管行为数据,为实现对执法过程全程监督、开展执法风险预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通过召开业务培训会、开展集中办公等方式对部门“一对一”指导,提升数据汇聚准确率;建立每日跟踪、每月通报机制,确保监管数据实时更新,提升数据录入及时率、完整率。推动执法过程透明化、规范化,执法结果公开化。截至目前,已实现监管事项主项覆盖率99.70%,子项覆盖率98.36%,数据归集2万余条。
数字引领,以智能监督提升监管效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流程一体化、风险预测、预警智能化等数字治理模式,强化对执法部门执法活动的监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要求各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中通用执法模块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并实时上传执法行为信息,确保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透明化,有效防范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执法加重企业负担,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激浊扬清正当时、风清气正好扬帆。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将持续发挥“互联网+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监管优势,全力消除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大力提升企业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护航民营企业在息州大地拔节生长。 (何红 李梅 徐成海)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