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信阳市息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公平、高效、规范、廉洁”为导向,通过“四化”改革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生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交易“电子化+市场化”,大力提质增效。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化"互联网+招标采购"改革,构建覆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的电子化交易体系,依托"全省一张网"实现招标投标全流程在线办理,打通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通过接入全国CA互认平台,实现数字证书"一证通全国",每年为企业节省跨区域重复办证成本超百万元。创新推行"不见面"开标模式,投标人可通过云端平台完成文件解密、实时互动等操作,实现开标环节"零跑腿",100%线上化运行,年均节约企业文件制作、差旅等成本数百万元。电子化改革显著提升交易效率,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标准化+多样化”,全面推行“七零”服务。受理“零跑腿”实现了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取消事前备案,精简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门“零门槛”取消了代理公司备案,推行"负面清单"和"一标一评"机制,规范代理行为;
过程“零拖延”+环节“零障碍”通过实行项目进场承诺制,系统自动核验资料真实性,对失信行为实施资格取消及追责;
服务“零距离”借助项目绿色通道,提供节假日预约服务,保障项目全年无休推进;全程“零见面”实现了投标、开标、异议处理全流程线上化,与陕西榆林、四川眉山等6省20余市县建立跨区域远程评标合作,破解专家资源不足及“熟面孔”问题;交易“零收费”通过取消政府项目投标保证金,免费提供电子招标文件,实现全流程零成本交易。
监管“智能化+协同化”,智慧监管全程留痕。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把标前、标中、标后三大环节,筑牢招投标领域“防火墙”。标前辅以系统AI智能识别,强化对“围标串标”行为的甄别;与“信用中国”“信用河南”实现数据对接,自动筛除失信单位;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使用“观市·问竞”公平竞争审查辅助平台自动审查,累计共审查招标文件484件,发现违规文件176件。标中实现数字见证,全程影音监控,维护评标秩序,保证专家独立评审。标后大数据分析,从参与度、中标率等多维度挖掘“围串标”线索,为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队伍“专业化+规范化”,群策群力谋发展。息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领导班子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发展,激励员工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奋发进取、大胆创新,为实现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人才优势。强化认知迭代,坚持实践历练和专业训练,激励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促改革、谋发展的能力素质;以“周四大讲堂”活动为抓手,采用年轻业务骨干带头学习讲解智能化系统的方法,强化正向激励引导,努力培养能担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坚持从严管理,落实“一岗双责”,制定交易见证“说情打招呼”记录制度,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通过不懈努力,息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各项工作有序推动落实,交易平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交易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构建起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形成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创新要素充分涌流的良性发展格局。(何红 胡天瑞)
责任编辑:张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