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强化财政职能作用,立足政府采购实际工作,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深化政采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质效。建立健全涵盖采购人主体责任、采购需求管理、采购信息发布、开评标、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绩效评价等领域较为完备的政府采购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为政府采购活动和监管工作提供了有法可依、规范执法的制度遵循。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节约资金收回管理制度,压实各预算单位编准、编实、编细政府采购预算责任。2024年全县政府采购节约资金合计为0.12亿元,节约率为5.2%。
二是强化企业政策扶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向中小微企业预留本部门年度采购预算总额的70%以上。增加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幅度,对小微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最高2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鼓励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对于中小微企业,预付款不低于50%。全县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授予金额占比由2023年的93.5%提高到2024年的98.7%。免收履约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助力企业融资纾困。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对有需求企业通过开展政采贷、信易贷等多种融资服务,扩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优化政府采购流程,打造透明高效采购。要求各类发布主体严格落实政府采购信息发布要求,依法依规及时发布各类政府采购信息。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除涉密项目外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均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24年,全县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率达100%。提高政府采购效率。要求采购单位严格落实“111”工作日模式,评标结束1个工作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发出中标通知书1天内签订合同、收到供应商发票1天内完成合同支付。加大加快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拨付力度,为提升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加强政采审查监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强化制度约束,为政府采购“立规矩”“划红线”。县财政局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采购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制定《政府采购文件编制负面清单》,对隐形门槛、差别待遇和限制竞争等行为列出明确禁止事项,从制度上健全政府采购行为规范。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日常监管,财政监督检查,“四类”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代理机构信用评价专项检查等监督手段,强化对政府采购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检查,防止各类不良竞争行为,同时,对重大项目采取现场监管,对采购执行过程实时监控。高度重视供应商质疑投诉工作,注重诉前调解,将问题化解在源头。截至目前,息县财政局累计处理3起质疑,经过提前介入沟通,调解化解争议,均未形成有效投诉。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息县财政局将继续聚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监管职责,做好政府采购政策宣传员,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全面落实落细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努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新成效助推息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