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平桥区民政部门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度扩大救助范围,提升救助水平,建立“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救助机制。通过加快统筹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建设,运用“大数据”,动员基层“铁脚板”,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并综合实施各项救助帮扶,将“政策找人”与“人找政策”相结合,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牢底兜好底。
“织密网”与“主动发现”相结合,确保“兜住底”。持续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扩围增效,统筹各方救助资源,让救助对象享受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综合救助。发布平桥区民政局关于征集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问题线索的公告,按照公告要求部署推进,在全区民政系统形成以局
“协同办”与“强化监督”相结合,确保“兜牢底”。区级层面,成立工作专班,加大部门整合力度,联合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共同发力,加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的社会救助帮扶网络。加强社会救助政策指导,增强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渠道及办理流程,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乡级层面,自2022年5月1日起,平桥区将低保、特困的审批权限委托下放至乡镇,针对审批权限下放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平桥区制定详细应对方案,规范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落实乡镇长、乡纪委书记、乡镇分管领导、民政业务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五级同审批同签字,进一步强化对乡镇(街道)的业务督导,确保问题漏洞堵得住、堵得严、堵得实,确保审批严格规范、责任到位、体现效率,确保救助资金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切实惠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熊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