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打造智慧诉讼服务中心
畅通立案渠道,保障立案需求
通过信息化手段,开通窗口立案、网上立案、上门立案和跨域立案等多样化诉讼渠道,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立案需求。多种立案方式推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服务的高效便捷。
构建多元解纷,提升服务质效
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形成以电子诉讼服务为核心,贯通大厅、热线、网络、移动端服务,“一网解纷、一网通办、一站通办”全流程业务诉讼新模式。充分利用智慧诉服建设,推广“法院诉讼服务网多元解纷平台”“道交一体化平台”等线上调解平台,织密一张覆盖多领域、贯穿全流程的“多元解纷网”。
深化智慧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立案庭以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为抓手,推进视频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财产保全,法律援助、多元解纷、立案、缴退费、信访等一站式诉讼服务。配置智能导诉机器人,智慧服务一体机、自动与法官语音留言机、智能云柜等智能化法院诉讼服务设备,在便利当事人的同时,提高诉讼服务质量与效率。
审判:利用信息化手段,跑出审判“加速度”
积极探索智慧法院建设,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升级新一代智慧庭审系统。
建设互联网法庭,降低诉讼成本
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审判+互联网”作用,通过云视频技术实现法院庭审多方在线的网上庭审模式,打破传统庭审模式时间和地域限制,解决因当事人在不同地域而无法到庭等难题。截至目前,商城法院共建设互联网法庭12个,实现审判法庭全覆盖,通过云上法庭开庭4051余次,其中民事案件开庭占比约为96%,真正实现利用科技力量,减少群众诉讼成本。
增设智能语音设备,开启无书记员庭审模式
庭审中法官一键开启智能语音系统,由智能语音识别实时转换生成庭审笔录,全程无需书记员参与。案件可通过智能AI语音播报、语音识别自动转写笔录、全程高质录音录像等功能完成庭审记录,在保障庭审过程记录全面、真实、客观、完整的同时,有效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辅助进一步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建设科技法庭,提升庭审质量
科技法庭建设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通信与自动化技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对法庭审判过程的所有电子笔录、音频、视频、电子证物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处理,并通过网络以多种视频应用形式展现庭审过程。方便法院工作人员、其它司法人员、普通民众借助信息化网络和信息终端,实时了解庭审过程,充分保证公正与透明,实现司法公平、公正和公开。
强化卷宗管理,实现智慧化管控
依托省高院卷宗管理系统,实现审判卷宗管理数字化,对2002年以来的卷宗进行电子扫描归档,同时为方便来访当事人、律师自助查阅。安装诉讼档案自动查询机,开通网上阅卷功能,诉讼参与人通过手机提交申请,法官审核通过后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电子卷宗。随着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目前商城法院已实现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归档,有效推动了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大简化了审判工作量。
执行:充分发挥智能化功能,构建智慧执行新模式
创新执行智慧化管控,助力构建执行新模式
在全市率先开展“分段执行、集约执行”执行改革,建立繁简分流长效机制,实行分段集约制度。为充分保障执行新模式的实行,积极与省院执行系统对接,通过系统远程运维、特殊功能配置、人员权限调整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执行案件自动繁简分流,基本实现执行流程集约化、流程化,执行效率极大提升。通过执行智能审计功能,保证在执行过程中做到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监控,形成执行流程集约化、执行信息公开化、执行程序规范化、执行手段多元化、执行管理精细化的工作格局,使执行质效大幅提升。
强化协同联动,提升执行效率
为解决查人找物难题,商城法院不断加强与房管部门等单位的协同联动,建立执行查控体系,将分散的被执行人信息汇聚起来,实现财产查控的集中化、批量化和电子化。在法院内部设立不动产查封登记专线,实现足不出院即可办理当事人不动产查询、查封等业务,持续破解商事案件执行难题,极大提升执行工作效率。专线设立以来,已完成查询、查封不动产 180 余次。创新与税务部门执法联动路径,建立税费征缴协同机制,已完成 2400 余万元税款入库。与县公安局建立协作机制,借助公安的信息技术和人员优势,实现对被执行人与财物的快速定位、精准查找。
多媒体失信惩治,提高执行履行率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采取网上公告、微信号推送、多媒体曝光台巡回播报、发布悬赏公告等手段促进执行工作的社会化和信息化,强化被执行人失信惩治,扭转执行难的被动局面。通过对被执行人曾某刚的悬赏,促使曾某刚24 小时内清偿债务,此案例在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专题播出,收到良好社会效果。2023年以来累计执行悬赏18期19人。(张中文 金宏辉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