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调解不是‘和稀泥’,背后是法、理、情的深度融合!”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实务培训在信阳市淮滨县举行,台上法官的精彩讲解,引得台下掌声阵阵。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淮滨县法院联合该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司法局,共同为全县的调解员、陪审员、网格员(简称“三员”)带来一堂“能量满满”的法律实务课。

培训在该县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锦的热情开场中拉开帷幕。他首先向长期奔波在基层一线,为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审判执行付出辛勤汗水的“三员”队伍致以敬意,并强调了本次培训“充电赋能”的务实目的。
真正的“干货”在授课环节。刘海威法官一上台,就抛出了基层工作者最关心的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调解?什么是调解?怎样调解?”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身边案例。
“比如楼上漏水楼下遭殃,这类邻里纠纷怎么破?”刘法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背对背调解”“换位思考法”等七种常用调解策略巧妙融入具体场景,生动地解答了大家心中“如何调、怎么调”的现实困惑。
课堂气氛积极而热烈。参训的“三员”们不仅听得认真,更踊跃提问,争相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和独家“调解心经”。
“当事人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道理怎么办?”面对一个个来自实践的真问题,刘海威法官一一耐心解答,在思想的碰撞中,解决问题的思路愈发清晰。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本次授课内容详实、案例典型、方法实用,对今后更好地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提升“三员”队伍的法律素养,是淮滨县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这群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哨兵”,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效能。
据悉,淮滨县法院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立足司法职能,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与业务指导,推动优质的法治力量精准、持续地下沉到社区、乡村,直达矛盾化解的第一线,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刘泽鲲 洪唱)
责任编辑:石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