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息县:老手艺换发新活力  手工鞋踏出新路径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1-28 12:57:4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以前在家没事干,现在到鞋厂上班,一个月能挣 3000 多块,还能跟着师傅学手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11月27日,在息县项店镇任大寨村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里,43 岁的村民任大姐手指翻飞间,一块裁剪整齐的布料已初具鞋型,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幸福。车间内,工人们忙着裁剪、纳底、缝合,一双双融合传统千层底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手工布鞋,正从这个乡村厂房发往全国 20 多个省份。

      这样热闹的生产场景,源自牛洪水的返乡创业梦。“在外打拼多年,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发展,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土生土长的任大寨村人,上海品膳房餐饮公司董事长牛洪水深知农村就业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痛点。2025 年,怀揣着反哺家乡的初心,他毅然返乡,4月份完成 “洪履吟” 商标注册,7月份便实现投产运营,用一双小小的手工布鞋,架起了乡村共富的桥梁。

      “带动村民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反哺乡村发展”,这是洪履吟鞋业创办之初就定下的核心目标。企业通过流转村内闲置土地建设厂房,优先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的留守妇女、剩余劳动力就业,创新推出 “弹性工作制 + 技能培训” 模式,让村民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我们不设硬性考勤门槛,家里有事随时能请假,还请了老艺人手把手教手艺,让大家既能挣钱又能学技能。” 牛洪水介绍。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解决 20至50 人就业,其中脱贫户、留守妇女占比达 60%,真正让 “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 从口号变成现实。

      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洪履吟鞋业更以村企共建模式反哺乡村发展。企业将部分经营收益定向捐赠给村集体经济,用于任大寨村道路硬化、水利设施维修、文化广场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出门一脚泥。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晚上还能去文化广场跳广场舞、聊家常,这都是鞋厂给咱们带来的实惠!”村民们的真切感慨,道出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让乡村发展成果实实在在落到每一户村民头上.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洪履吟鞋业以传统千层底手工布鞋工艺为核心,在坚守 “货真价实、纯手工制作” 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设计,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纯手工纳的鞋底透气舒适,款式还百搭,比机器做的更有温度。” 来自山东的消费者王女士通过抖音直播下单后,特意在评论区分享穿着体验。

      洪履吟鞋业依托 “线上 + 线下” 双渠道销售模式,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短视频宣传、直播带货,线下与各地批发商、特产店合作拓展市场。自 7月份投产以来,短短 5 个月销量突破 4 万双,销售额近 200 万元,凭借 “传统工艺 + 现代设计” 的独特优势,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如今,在洪履吟鞋业的带动下,任大寨村已形成 “企业 + 农户 + 集体” 的发展模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农户通过务工增收,村集体通过收益反哺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民生帮扶,实现了 “企业发展、农户增收、集体壮大” 的三方共赢。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返乡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深挖非遗文化价值、延伸产业链条。” 项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洪履吟鞋业为标杆,引导更多返乡创业青年,培育更多特色产业,让乡情成为乡村振兴的 ‘粘合剂’,让非遗成为共富路上的‘金钥匙’,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说起对未来的规划,牛洪水的话语中满是感激。“从厂房选址、土地流转到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镇里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帮办,甚至还帮我们对接技能培训资源、拓展销售渠道,让我们创业没有后顾之忧,干事更有底气!”(何红 胡译丹)

    责任编辑:秦楚楚

    下一篇:党建红领航 商会兴赋能 息县激活民营经济“新引擎”
    上一篇:兴趣引航 成长绽放 淮滨二高兴趣坊第一课活动纪实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