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固始教育:从“均衡”迈向“优质”的十四五蝶变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1-25 14:36:1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十四五”期间,固始县教育事业紧紧围绕促进公平与提升质量两大核心任务,通过系统性、多维度的改革探索,在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信息化、强化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实现了从保障“有学上”到满足“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教育动能。

      筑基固本:教育资源在均衡配置中优化升级

      固始县致力于夯实教育发展基础,通过持续投入和结构性调整,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在均衡中实现优化升级。

      学前教育普惠普及。针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固始县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着力补齐短板。一方面,消除17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空白点”;另一方面,在城区新建、改扩建10所公办幼儿园。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形成了公办与普惠性民办园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至“十四五”末,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定在93%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显著扩大。

      义务教育布局优化。为应对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变化,固始县通过撤并、新建、组建、改扩建等多种方式,整合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155所,优化了乡村学校布局,提升了办学效益。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和城区学校建设,高标准建成胡族铺镇实验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改扩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12所。总投资约4.5亿元,新增校舍面积5.2万平方米,新增城区学位约1.1万个,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显著缓解,义务教育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高中与职教提质培优。高中教育阶段,通过组建固高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消除大班额,保障了高考综合改革的平稳实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2%以上。职业教育紧密对接县域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特色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构建了以装备制造专业群为龙头的13个专业群协同发展体系,与4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教育信息化创新:打造智慧教育新范式

      固始县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变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重要引擎,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

      城乡联动破解师资瓶颈。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城乡教育专网,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全覆盖,建成54个主讲课堂、153个听课教室和1个音乐专递课堂。创新实施“区域外优质学校带县城学校—县城学校带乡镇学校—乡镇中心校带农村教学点”三级联动教学模式,有效打破了时空壁垒,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能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初步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智慧生态赋能教学变革。积极构建以“国家平台支撑、AI技术赋能、数据驱动教学”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深度融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创新打造“蓼城云校”本地化平台,推动县域教育从“经验教学”向“数据驱动”转型。AI技术应用成果斐然,在2025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斩获18个优秀案例,天福实验小学《AI智绘赵州桥》案例获得国际认可。依托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探索出“智能研修1156应用模式”,促进教师规模化研修与个性化成长。各学校积极开展AI融合创新实践,如分析学习轨迹、智能设计课件、创设游戏化智能体等,教学方式不断革新。

      智慧作业实现精准施策。探索作业多场景应用模式,通过扫描仪实现作业数据采集与学情分析,生成个性化错题集;利用计算机教室和家庭终端,实现在线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通过“固教云平台”统编分层作业,结合“名师空中课堂”在线答疑。截至目前,智慧作业系统已覆盖35所学校、9.25万名学生,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效支撑。

      突破与品牌:教育发展亮色纷呈

      “十四五”期间,固始县在教育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教育品牌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信阳工程职业学院于2024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填补了固始县高等教育的空白。学院首批开设的5个专业精准匹配地方产业需求,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并与比亚迪等7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河南工程学院共建大别山纺织服装产业学院,联合成立信阳市差别化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力提升了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集团化办学促进全域优质。组建17个义务教育集团,通过“以强带弱、城乡联动”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集团内有序流动、共建共享。例如,天福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辐射5所公、民办学校,覆盖教师534人、学生6499人,成为驱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引擎。

      科学教育结出硕果。积极打造科学教育阵地,建成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3所“科普特色示范校”、1个河南省“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2024年,固始县获评河南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张广一小等4所学校成为“河南省首批馆校合作校”。张广庙镇第一小学教师张建涛带领学生发射“水火箭”超520次,相关成果被《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展现了固始科学教育的活力。

      教师队伍素质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累计培养中原名师2人、省级名师91人、省级骨干教师359人、市县名师骨干教师2134人,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流动机制(2022—2025年交流调整教师2300余人),有效优化了城乡师资配置,激发了队伍活力。

      支撑与保障:教育生态持续向好

      固始县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强化各项保障措施,营造了健康、公平、安全的教育生态。

      教育公平底线牢牢守住。健全控辍保学机制,五年累计送教上门880人。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十四五”期间发放资助资金2.31亿元,惠及困难学生49.3万人次;为2.77万人次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38亿元。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校园安全防线持续筑牢。定期联合多部门开展校园安全排查,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全县中小学聘任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防欺凌、防溺水等安全主题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级学校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谋划新篇:固始教育“十五五”发展思路

      面向“十五五”,固始县确立了到2029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建成覆盖全民、公平优质、开放多元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水平进入全省前列的总体目标。

      战略方向清晰明确。一是深化智慧教育融合,建设县域教育大脑,拓展AI技术在个性化学习、管理决策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智慧教育平台衔接,服务技能社会建设;三是促进全域优质均衡,通过深化集团化办学,将智慧教育成果延伸至全县205所学校,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

      重点工程支撑有力。计划建设智慧教育平台2.0,整合AI教研、虚拟实验等更多功能,将“蓼城云校”升级为区域智慧教育枢纽;实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实现教师AI应用培训全覆盖;推进学校布局动态优化,根据人口流动趋势调整城区学校规划,持续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

      改革举措持续深化。将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推广成熟的智慧教育应用模式,推动教育资源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强化过程性评价与学生个性化发展导向。

      “十四五”期间,固始县以推进均衡为基础,以信息化创新为引擎,成功实现了从“补齐短板”到“培育特色”的精彩蝶变。面向“十五五”,固始教育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技术融合为路径,奋力谱写教育现代化强县建设的新篇章,让大别山下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共享更加优质、更加阳光的教育。

    责任编辑:熊文琦

    下一篇:以演筑防 以练护航 信阳市浉河区哈敦学校消防安全逃生疏散演练
    上一篇:信阳高中教育集团成功举办“自主探究学习”主题教研活动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