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信阳市​浉河区:“民情双达”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激活乡村治理新活力

    首页 > 信阳 > 正文

    日期:2025-10-27 10:16:27    来源:信阳市人民政府网    

      “以前想反映村里路灯不亮的问题,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现在‘民情双达’队员上门走访,我随口提了一句,没过几天路灯就修好了!”谈起楼畈村的治理变化,村民张阿姨的话语里满是认可。近年来,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跳出传统基层治理“单向灌输”“响应滞后”的困境,依托市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立法联系点优势,创新推行“民情双达”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新路径。

      构建“多元协同”新主体。传统基层治理中,常存在“村‘两委’单打独斗、治理力量分散”的问题。楼畈村则整合人大代表、村支两委、镇包村领导、员代表、网格员等核心力量,组建起31人的“民情双达”工作队伍,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新格局。这支队伍既有熟悉政策法规的人大代表、镇村干部,能精准传递政策红利;也有扎根群众的员、网格员,能及时捕捉村民诉求。更关键的是,楼畈村通过“平均1人包联16户”的科学分配,让31名队员与全村496户群众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构建起“家家有联络、事事有人管”的治理网络。

      打造“双向闭环”新机制。“政策讲不透、民意传不上”,曾是制约楼畈村治理效能的关键痛点。而“民情双达”机制的核心特色,就在于打造“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向闭环,让信息在基层与上级间高效流通。

      在政策下达端,楼畈村通过“民情双达”队伍精准推送政策:用方言向老年人讲解医保养老政策,结合案例为种植户解读产业扶持政策,联合法院编印《楼畈村法治及便民宣传手册》并上门宣讲,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覆盖800余人次,政策知晓率提升60%。在民意上达端,融合“村民代表提案制”,将收集的群众诉求经多环节梳理讨论,纳入“四议两公开”形成闭环处理机制。近年来累计受理诉求提案256件,落实80余项,完成60公里村组道路修建、9条农网改造及7个村民组自来水通达工程。

      拓宽“全过程民主”新渠道。作为市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楼畈村还将“民情双达”与人大代表履职深度融合,为基层民主实践开辟新路径。每年,人大代表会从“民情双达”收集的意见建议中,筛选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农产品品牌化”等优质建议,整理成议案提交至人大。去年,“关于建设农村养老食堂建议”被采纳后,楼畈村建成了浉河区首家农村养老助餐食堂——楼畈村幸福食堂,实行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60-80岁老人只需2元,“小食堂”切实解决了老人“一餐热饭”的“大难题”。这种“民情收集-议案提交-政策落地”的流程,让村民的“金点子”真正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好政策”,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有了具体载体。

      如今的楼畈村,政策有人传、诉求有人听、难题有人解,基层治理呈现出“活力迸发、和谐有序”的新景象。下一步,浉河区将继续完善“民情双达”机制,让这条基层治理新路径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治理动能。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石洋洋

    下一篇:息县乡科级干部研修班成员到息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现场教学
    上一篇:信阳市浉河区老城街道:校社联动在童心播撒保护野生动物种子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